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學遊蹤:赴韓梨大交流 識「情」學「敬」


放大圖片

■陳穎欣在瓦片上寫下願望,祝福香港和韓國親友。陳穎欣供圖

我一直渴望着交流生活,終於在大學三年級的這一年,通過學院及學系的幫助,到韓國最優秀的女子大學—梨花女子大學(下稱梨大)當一個學期的交換生。這是人生的一次很好的歷練,也增廣見聞。

在梨大交流期間,最令我深刻的課堂是韓文課。對於以廣東話為母語的我來說,學習韓文最大的困難,不是發音也不是文法,而是敬語和平語的使用。在韓國,只要對方比自己年長,即是只是大一年,甚至一個月、地位高、經驗多,都要使用敬語;而平語,只用於同齡的人身上。

向長輩說敬語顯尊師重道

香港沒有敬語文化,令我在韓國遇過不少尷尬場面。曾經因為未能熟習敬語,向前輩說了平語,他即一臉嚴厲地對我說:「我比你大,你應該對我說敬語。」又有一次,寄宿家庭的「爸爸」問我:「廣東話沒有敬語的嗎?跟父母、老師也不用說嗎?」在韓國人眼中,說敬語是遵守禮節、尊重長輩的表現,而在廣東話的世界裡,我們沒有敬語,也不說敬語,雖然這強調了「個人」的價值,卻會使我們忽略了「尊敬別人」及「謙遜」的重要性。

此外,韓國人有一個特別的文化,稱為「我們」(우리)文化。當地人交談時,多以「我們」(우리)作為第一人稱,甚至將「我們」與「我」混用。例如韓國人說到祖國時,會說成「我們的祖國」,不說「我的祖國」;又例如說到父母時,會說「我們的父母」,而非「我的父母」。

「我們」文化感受韓國民族情

韓國人的「我們」(우리)文化是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情」,是把整個民族的人都當成「自己人」的情。他們的「情」,體現在不同的場合,例如有一次,在人多擠迫的地鐵上,在我前面坐着一個嬸嬸,一下子把我手上的行李袋放在她的大腿上。她對我說:「站着很累吧?這樣就不會重了。」有一次在光州的無等山行山時,路上的行山客不斷跟我們加油打氣,甚至給我們送上水果和紫菜包飯。

這可見韓國人的「情」是一份博愛的「情」,這與中國文化強調「親疏有別」之「情」是不同的。小時候媽媽常說:「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不要輕易相信別人」,這樣雖然可以自我保護,但有時候卻又會減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錯過了見證人性美好一面的機會。

交流留學,是我大學生活中精彩難忘的一頁,亦是我青春歲月中最多彩的一頁。還記得出發當天,我把香港的「小熊餅乾 (Jenny Barery)」帶去韓國,把香港的味道送給五湖四海的新朋友;而回程那天,我把韓國的「辛辣麵」帶回香港,把韓國的味道送給家人朋友,我想,交流的意義本該於此。■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榮譽學士學生 陳穎欣

(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相關新聞
機械「V仔」識聽曉講 會問「老友」食藥未 (2015-10-26) (圖)
東盟中國案例賽 港大團隊奪亞 (2015-10-26) (圖)
城大生自發「共鳴」 增交流助成長 (2015-10-26) (圖)
大學遊蹤:赴韓梨大交流 識「情」學「敬」 (2015-10-26) (圖)
中大「就業辦」幫法律生搵好工 (2015-10-23) (圖)
城大生發明「畫板T」助聾啞人 (2015-10-23) (圖)
陳智思汪明荃等獲嶺大教院授榮博 (2015-10-23)
未來星蹤:未來之星啟迪人生 李俊樂助人選傑星 (2015-10-20) (圖)
童星經歷為自己創造回憶 (2015-10-20) (圖)
免試招港生優化 增6內地高校 (2015-10-20) (圖)
綠色校園:中文系辦中大最綠迎新營 (2015-10-20) (圖)
內地升學全攻略:內地升學了解文化 助當好中介人角色 (2015-10-20) (圖)
夥院校推MOOC課程 科大盼全亞洲受惠 (2015-10-19) (圖)
上堂試食「怪味糖」 中學教SEN生有法 (2015-10-19) (圖)
小學社工靠投標 人手流失勁OT (2015-10-19)
城大助「穿梭時空」帶觀眾賞郎世寧 (2015-10-19) (圖)
中大周末資訊日介紹新課程 (2015-10-19)
大學遊蹤:一起在雲南做一場無關功利的夢 (2015-10-19) (圖)
港大「拔基因」助長 薯仔生得快產量高 (2015-10-16) (圖)
特稿:經費剩十多萬 「無米炊」盼支援 (2015-10-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