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雲南專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打造宜居生態魅力幸福之城 玉溪走在前列


放大圖片

10米見綠,百米見園;空氣質量達標需精確到天數;交通的平期峰要達到什麼時間段;節水的標準是......玉溪市在雲南省首家開展「六城同創」活動,以「六城同創」中創建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精細化的國際水平、國家標準,來精心打造宜居生態魅力幸福之城--玉溪。■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蓮芝 李茜茜 玉溪報道

「六城同創」正當時 「開展『六城同創』,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人居環境,讓人民群眾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天藍地綠、文明禮讓、天人和諧的環境中生產生活。」在玉溪市市委書記羅應光的眼中,「六城同創」首先是民眾看得見,摸得著,享受得到的生態福利,「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7月下旬,一個陌生的詞彙「六城同創」,開始頻頻被玉溪人提及,這個陌生的詞彙在玉溪市多部門的任務分解,目標明細化後,變得清晰起來。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是全球人居領域最高規格的獎項;全國文明城市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是中國優秀城市標識,生態園林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的更高層次,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創新型試點城市是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和創新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六城同創」的具象化是一個城市最具價值的無形資產和重要品牌,是城市整體形象和發展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檢驗一個城市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水平的標尺。

玉溪正處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點,利用「六城同創」的開展,把工廠搬入園區,淘汰落後產能,城市與工業園區分開,美化城市,提升產業,玉溪現正處在最佳時期。玉溪市住建局局長田江龍對通過「六城同創」,打造玉溪宜居魅力之城信心十足。

重振雲南第一村

步入玉溪市大營街,宛如進入到了一個個花園內,兩戶雙拼的滇中民居散佈在綠樹和花壇中,以灰白兩色為主色調的外牆古樸中透著簡約的時尚。

大營街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譽為雲南第一村。依托紅塔集團,大營街發展起了相關的配套產業,無論是人均收入的提高還是社區的軟硬件建設,大營街都遠遠的跑在雲南的最前頭。遊在大營街,吃在大營街一度成為昆明及周邊城市民眾出遊的選擇。近10餘年的風光過後,基礎設施和旅遊產品的老化,成了大營街發展的硬傷。如何讓大營街重新回歸到大眾的視線裡,如何讓第一村風光依舊?

玉溪市在2013年啟動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確定了全市100多個連點成片的美麗鄉村試點建設,雲南第一村由此拉開了再次轉型升級的序幕。大營街街道社區副書記沈國慶說,在「六城同創」中,大營街由內到外的品質提升,村民村風的文明進步,都在為大營街再創旅遊品牌加分。

種上美麗城際線

在目之所及的地方看得見美麗,見得到綠意,在天地之間編織出一道道綿延在玉溪城際的風景。

玉溪市從2013年10月開始,用半年時間動工完成了靠近城市的荒山、荒坡的綠化工程,儘量利用荒山、荒坡的原有地形,依山就勢、合理佈局,按照一路網一景觀的節點建設,栽種上喬木、小型喬木、灌木、草本花、小草等植物,使玉溪市東近面山的近3000畝荒山、荒坡披上綠裝,變身為市民休閒觀光、康體健身的生態森林公園。

儘管已是深秋,高龍潭森林公園裡依舊鮮花盛開,參差錯落的樹木中掩映著供騎行的綠道,遊客休憩的小亭。家住高新區的蔡女士說,現在每天一趟高龍潭公園是全家人的必備項目,出門就可以鍛煉、賞景,這是難得的玉溪生態福利。

「六城同創」提城市品位

創建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生態園林城市、智慧城市、創新型試點城市,一併被簡稱為「六城同創」,「六城同創」旨在改善人居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升城市宜居幸福指數。

聯合國人居環境獎

由聯合國人居中心(UN-HABITAT)於1989年開始創立,用以鼓勵和表彰世界各國為人類住區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政府/組織、個人和項目,是全球人居領域最高規格的獎勵。

全國文明城市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發展階段,堅持科學發展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舉止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是全國城市科學發展的傑出代表,是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的優秀典範,是全國在強化城市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示範作用的模範。(在全國衛生城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達標的基礎上才能創建)

生態園林城市

具有宜人的生態環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觀式。生態園林城市不僅僅是指環境優美、潔淨,園林綠化好,而且要在園林城市的基礎上,利用生態學原理,通過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提高城市的生態功能,突出城市的生態概念,並保證居民對本市的生態環境有較高的滿意度。

智慧城市

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創新型試點城市

依靠科技、知識、人力、文化、體制等創新要素驅動發展的城市,對其它區域具有高端輻射與引領作用。創新型城市的內涵一般體現在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機制體制創新、對外開放創新、企業管理創新和城市管理創新等方面。

記者手記:「好在」玉溪

雲南方言形容一個地方宜居,有一個很生動的形容詞「好在」,本地人自己誇自己的家鄉宜居叫「好在」某地,外地人誇讚這個地方宜居則稱某地「好在」。

玉溪是一座滋潤的城市。在雲南16個州市裡,玉溪是離省會昆明距離最近的城市,僅83公里的間距,一小時車程,讓玉溪幾乎可以享用省會城市的所有資源,而又不必忍受昆明的各種城市病。幾乎同是一小時車程內,從玉溪市區出發可以北到哀牢山,東到撫仙湖。在雲南、在全國玉溪都不是榜上有名的旅遊城市,但也正因如此,玉溪總是帶給人猝不及防的驚喜,溫婉的城市氣質與散佈在山水間的景致,不經意,卻很美麗。

以本地人為主的城市居民,造就了玉溪舒適的城市生活空間,悠悠的慢節奏生活,還有那些留在舌尖的玉溪美味,讓人駐足流連。玉溪人如同玉溪這座城市的名字,溫潤自在,低調不事張揚,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家鄉時,玉溪人一句「好在」就已囊括所有。在南京工作的趙羿說,他想念哀牢山了,早春時漫步在哀牢山,清新的山風裡浸滿了森林的味道,那是有霾的都市裡的奢望。每隔一段時間,明女士都會和朋友們從昆明驅車直奔玉溪江川,只為好那口江川九溪的牛肉冷片,沒有添加任何輔料,一鍋清水煮出的牛肉醇香四溢,甜鹹醬油配上現舂的烤辣椒、一撮芫荽和蔥花、花椒,混搭出九溪牛肉特有的鮮香。想再買一點打包帶走,得看運氣,碰上客人多的時候,江川姑娘會用純正的江川方言告訴你,牛肉只夠留給訂餐的客人了......深諳玉溪的外地客說玉溪「好在」。

一座城市宜居與否,有許多硬性標準,還有柔性指標,兩者歸結到一點就是宜居的本質所在:居住在這裡的民眾的幸福指數。「民眾的幸福指數高,才是城市宜居的標準」。

「六城同創」玉溪在路上

玉溪舉全市之力開展「六城同創」工作,全國共有13個城市在同時開展「六城同創」,玉溪是雲南省唯一參與的城市。2011年玉溪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2012年紅塔區獲第二批雲南省文明城市(區)稱號,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環境,城市的知名度和公眾的滿意度都大幅提升,以玉溪的基礎條件和目前的進展情況看,玉溪頗有敢為人先的自豪感。但橫向與其他省市的城市相比時,才發現玉溪差距挺大的。玉溪市住建局局長田江龍對此深有感觸。

上周,利用世界遺產論壇在玉溪舉辦的間隙,國家住建部副部長倪虹考察了玉溪部分城市建設,在肯定玉溪城鄉建設同步、規劃前瞻的同時,也指出玉溪在基礎設施配套上的不足。田江龍說,對比城市的管理方法,發達城市是在經營一座城市,玉溪還停留在如何管理一座城市,城市發展的理念,包括城市建設的資本運作都有待學習。與同時在做「六城同創」工作的西部城市比較,玉溪的城市文明還有待提高,寧夏的中衛這樣一個位於沙漠邊緣的城市,與玉溪體量相當,自然條件不能和玉溪相提並論,但中衛的城市整潔、乾淨到讓人無可挑剔,市民素質高,玉溪要提升到更高一個層次,要學習的、要下功夫做的事情還很多。

田江龍說,「六城同創」是標準,是過程,生態魅力幸福才是宜居的目標,玉溪還在路上。

相關新聞
雲南專遞(第368期) (2015-10-29) (圖)
雲南氣象新:萬眾一心謀發展(下) (2015-10-29) (圖)
打造宜居生態魅力幸福之城 玉溪走在前列 (2015-10-29) (圖)
雲南專遞(第367期) (2015-10-28) (圖)
雲南氣象新:萬眾一心謀發展(上) (2015-10-28) (圖)
新興產業招商 玉溪走在前列 (2015-10-28) (圖)
雲南專遞(第366期) (2015-10-27) (圖)
全國村長雲集麗江 鄉村抱團 繁盛可期 (2015-10-27) (圖)
打造信息產業窪地 玉溪走在前列 (2015-10-27) (圖)
雲南專遞(第365期) (2015-10-26) (圖)
獨樹一幟 領跑全國 雲南生物產業邁上跨越發展之路 (2015-10-26) (圖)
建滇中綜合交通網 玉溪走在前列 (2015-10-26) (圖)
指尖「最雲南」 舌尖醉美食 (2015-10-26) (圖)
雲南專遞(第364期) (2015-09-22) (圖)
2015第十一屆昆明泛亞國際農博會 「互聯網+高原特色農業」受熱捧 (2015-09-22) (圖)
向精益要效益-紅塔集團推進精益管理工作紀實 (2015-09-22) (圖)
探索湖泊保護模式 玉溪走在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前列 (2015-08-26) (圖)
雲南專遞(第363期) (2015-08-15) (圖)
雲南副省長張祖林:滇農特自然生態環保 邀港共品共建 (2015-08-15) (圖)
兩化融合:通往智能製造之路 (2015-08-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雲南專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