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雲南省委宣傳部和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共同主辦的「最雲南」新媒體數字平台日前開始上線運行,該客戶端作為雲南踐行「互聯網+」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是雲南步入全媒體融合新時代的一個側影。「最雲南」借助本報立足香港的優勢,共同合作,在「最雲南」APP客戶端中專門設立了美食版塊「香港人眼中的雲南味道」,聲情並茂講述和推介雲南美食,希望海內外朋友共同品味,舌尖上不一樣的雲南。 ■香港文匯報記者 霍蓉 雲南報道
談到「最雲南」的優勢,雲南省委宣傳部相關人士指出,「最雲南」是雲南省加強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一項重要舉措,該平台將聚合雲南省委宣傳部在資源聚合、政策把關、內容提供和中國移動雲南公司在品牌、技術渠道、內容推送等方面的優勢,以互聯網思維、按照互聯網+的模式,以多方合作為依托,以技術為支撐,以全國手機用戶為對象,努力塑造雲南形象,綻放七彩雲南光彩。
在這個客戶端中,設有香港美食博覽雲南專輯、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產品香港推介會專題、雲南食材與星級名廚亞洲料理專題、雲南農產品出口與香港的食品安全專題、香港著名品牌設計師眼中的雲南品牌專題。
雲南與香港頗有淵源,每年雲南有大量安全、生態的蔬菜、鮮花、咖啡等出口香港。香港90%的食品,都是從內地和世界各地進口而來,且香港是雲南農產品出口第二大市場,雲南的茶葉、鮮花、水果、蔬菜、藥材、野生菌,是最受港人喜愛的六大雲南美食。
雲南是香港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基地
今年8月,2015香港美食博覽的雲南高原特色農業農產品香港推介會上,香港貿發局中國內地總代表吳子衡,展示了這樣一份數據:雲南是國家東南亞和南亞合作的橋頭堡,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的戰略中,具有獨特作用,雲南與香港合作具有廣闊的空間,其中,僅雲南龍頭企業後谷咖啡,2014年對港出口的烘培咖啡豆就接近三千噸。
現場,雲南企業近40家帶着蔬菜、水果、茶葉、野生菌、紅米、葡萄酒、瑪咖、天麻、咖啡、竹筍、醬料、核桃油......展示雲南高原特色農業,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的四張名片。相關負責人指出,去年雲南對香港地區出口農產品金額已超過6億美元,其中,馬鈴薯達4萬多噸,今年上半年雲南對香港農產品出口金額,就達到了3.13億美元。雲南蔬菜分別佔香港、重慶當地市場的三分之一,銷往20多個國家、地區;茶葉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鮮切花,在中國70多個大中城市的市場佔有率超過七成,出口近40個國家和地區;咖啡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主產區和出口創匯基地。現在,在全港最具規模的超市連鎖集團百佳超市,每天都有來自雲南適時蔬菜直供,原生態、純天然、物美價廉的蘿蔔、白菜、辣椒、青花、洋芋......
雲南食材 一朵花就是一道菜
一朵花就是一道滇菜。鮮花,是雲南少數民族桌上的美食,玫瑰花、白玉蘭、金雀花、牡丹花、蘭花可食用,還有不常見的攀枝花、苦刺花、棕包花可以吃。如,乾煸苦刺花、涼拌老樹花、清拌茉莉花、土雞蛋煎金雀花、紫茄子蒸芋頭花、三七花粉烤牛排、蟲草花炒香萵筍、老鴨裙邊燉蟬花、香菊花過橋米線、椒鹽蘭花餅、孔雀桂花凍、大理凍魚釀杜鵑花、涼拌棠梨花......近百種花宴在雲南都可以吃到,可謂雲南「素食」。
素食,在香港推崇「禪食」,菜雕佔很重要的部分,好看好吃的雲南的高原特色農產品,用處廣泛,可為香港宴桌上的菜雕一景。一個普通冬瓜,變成一朵美麗的牡丹花,加上吉祥圖案文字,或者是用神話故事雕出龍、鳳、麒麟、花鳥魚蟲、人物、山水,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香港安歷泰蔬果藝術雕刻總監黎民權,曾獲香港國際美食大獎蔬果雕刻銅獎,一把刀就能把你眼中的產自雲南的蘿蔔、南瓜、冬瓜等蔬果變成美輪美奐的鮮花,一顆蔬菜便是一件藝術品。而且,說素食離不開說清真食品,大嘉集團看重雲南農產品符合清真食品的發展理念,在9月雲南「泛亞」農博會上還組團參加並洽商合作。
雲南食材做亞洲星廚料理
雲南食材做滇菜「鮮辣香濃滇味菜,脆嫩酥爛是傳統,果蔬山珍廣博野,民族菜點各不同」。雲南有52個民族為全國之最,52個民族就有52種飲食文化,獨龍族的石板粑粑、德昂族的酸菜、布依族的青苔凍肉、拉祜族的剁橄欖、傈僳族的炸骨鮓、傣族的竹筒飯、白族的木瓜燉雞、基諾族的酸螞蟻蛋湯、包燒山蜘蛛、蒙古族的太極黃鱔、納西族的羊肚菌火鍋......
面對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中西結合的菜品,多樣的雲南食材,可做中餐可做西餐。馬德榮,是香港六國酒店中菜行政總廚,入行40多年,曾四獲香港「美食之最大賞」及多個國際美食獎項,先後在英國、北京、台灣等地餐館酒店任大廚。雲南野生菌,一直是他鍾愛的食材,有雲南的企業一直給他供應野生菌,包括黑松露、雞油菌、雞樅菌、松茸、黑木耳......他的中西結合的新派菜式,如「羅漢金甲」的蟹蓋承載雲南野生松茸的焗飯,是他到法國推介香港美食時的菜式,還有「花影玉龍」採用雞油菌、羊肚菌,「金枝玉葉」採用四季豆、黑木耳,「螺頭雪鶯野菌加拿大西洋參燉湯」採用的是松茸。
港著名設計師革新雲南名品
雲南是崇尚喝茶的少數民族地區,幾乎每個民族都自己的喝茶傳統,納西族喝茶叫「龍虎鬥」、布朗族叫「青竹茶」、佘族叫「惠明茶」、「寶塔茶」、傣族喝茶叫「竹筒茶」、哈尼族叫「土鍋茶」、彝族撒尼人叫「銅壺茶」、佤族叫「燒茶」、傈僳族叫「油鹽茶」、基諾族叫「煮茶」、白族叫「三道茶」、拉祜族叫「火焯茶」......
據統計,港人每天飲用250萬杯奶茶,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人每日飲用奶茶,紅茶是製作奶茶的核心原料。李永銓,是全港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設計師,革新的品牌有「雲南大益茶業」中國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大型茶業集團,全港最大的飲食集團「美心集團」,全國超過100家連鎖的香港「滿記甜品」店......他說,餐飲美食行業在未來最有潛力。茶文化,是中國的重要文化,與「雲南大益」的合作,是他個人設計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雲南農產品出口安全
雲南高原特色農業生態安全,以雲南食用野生菌為例來說明,野生菌的生長對生態環境的優劣極其挑剔、敏感,且尚不能人工栽培,只能直接產於自然中。雲南野生食用菌,81.6%是菌根真菌,共生型真菌,這類真菌必須與林木等植物共生,包括松茸、牛肝菌、塊菌(松露)。
雲南是中國4大林區之一,林地面積3.75萬畝,森林面積2.87億畝,野生食用菌分佈於雲南省126個縣市,多數是與樹木共生的菌根真菌,在促進植物生長、穩定修復森林生態系統、防止水土流失中發揮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現在,中國市場的野生食用菌約70%為雲南所產。
雲南有山地、丘陵、盆地、河谷,18個土類、288個土種,適農土地類型多、面積廣。雲南是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3個氣候帶和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7種氣候類型結合,不同的區位、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氣候,使得雲南全年,都能種植收穫不同時令的、新鮮的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