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電子熱潮:新媒體崛起 傳媒生態勢變


放大圖片

■有新聞從業員指,現在新聞機構像工廠般流水作業。圖為新聞從業員在採訪駐港部隊。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近年香港有多種新媒體出現,有人認為這種現象「未成氣候」,但也有輿論認為香港「低頭族」數目是亞洲之冠,或許有助新媒體產業形成,並期許網絡有助世界大同、建立民主社會、改革經濟結構、促成媒體復興等功用。世界在變,隨虓s舊媒體交替,各式新媒體、社交媒體、個人媒體將會或已經乘勢冒起,擴闊言論空間。互聯網的崛起,也許能夠解放媒體霸權,把製造和接收新聞的權力,由壟斷行業的大型新聞機構,轉移到少講利益的尋常百姓手中,讓資訊更廣泛地傳播,容許公民記者出現,改善新聞質素,令大眾更全面了解事實的真相。 ■莊達成

作者簡介 莊達成 曾任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會長。曾任教高補通識教育科,現任教高中和初中通識教育科。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通識教育科課程發展與教學文學碩士。編著《如何做好通識教育科獨立專題探究》一書。

今日香港

1.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網媒情況(見資料A:香港網媒情況圖)

資料B:有關香港媒體發展的報道

近幾個月來,本港的傳統傳媒相繼傳出壞消息:《新報》停刊,壹傳媒旗下的《忽然一周》 結業,《成報》也因為母公司的經營困難停刊再復刊。

有意見指,傳統媒體日漸式微,紙媒時代臨近終結,改變香港傳媒市場的同時,或許也預示了香港社會生活文化的轉型。

近期更有消息報道,在新媒體領域,由多位資深傳媒人領軍的《香港01》與《FactWire》正在籌備中,加上早已在民間的各類新媒體網媒,香港的傳媒行業或許將進入以新媒體為主導形式的「傳媒新時代」。

想一想

1. 「香港新媒體的發展有助提升資訊的可信性和巿民的知情權。」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參考資料,試加以解釋。

2. 香港在全球新聞自由的排名能否真實反映媒體在香港的發展情況?試加以討論。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變化(見資料A: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變化圖)

資料B:新聞從業員對現時香港傳媒的看法

香港是一個變化急速的城市,傳媒面對兩大挑戰,一是科技,二是政治環境。科技發展令媒體百花齊放,政治環境也令傳媒空間日漸收窄。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網上新聞,回歸之後幾年正值科網熱潮,從此新聞更講求即時性。其後,傳統媒體紛紛轉型,推出網上版及手機應用程式,全日不停更新資訊,務求以最快速度發放給大眾。這對新一代記者來說,是一項很大的考驗。報紙攝影記者現在採訪時一手拿照相機、一手拿攝錄機,也要即時將相片及影像傳送至報館。

上世紀80年代投身新聞界的記者指出,兩代新聞從業員在培訓方面有分別:「我們往往完成一個採訪後,返回公司親自跟進,包括寫稿、看片和剪片。現在新聞機構像工廠般流水作業,記者或只需出外跑新聞,另外分配人手在公司撰稿或剪接。我覺得這阻延了記者的成長。」另外,新媒體採訪主任承認,印刷媒體可以借助科技,跟電子傳媒競爭:「但新媒體太新,我們每一天都在學習,管理層思維必定要比傳統媒體變得更快。」隨荋摩鉆q話普及,很多人都愛將身邊事物拍下並上載,變成「人人都是記者」,但專業的記者卻必定要做足查證和跟進工夫。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試描述公眾和新聞從業員對香港新聞自由度的看法差異,並解釋其原因。

(b) 參考資料,你是否認為科技發展將令新興媒體完全取代傳統媒體?試加以討論。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3.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亞洲區使用手機比例

表一:亞洲區忠實手機族比例

馬來西亞 35%

越南   24%

新加坡  16%

韓國   14%

香港   14%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Google

表二:智能手機與電腦使用率比較

國家/地區 手機比電腦使用率高出比例

香港   13%

馬來西亞 12%

新加坡  11%

韓國   10%

內地   5%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Google

資料B:內地新媒體的發展情況

●成為世界新媒體大國

截至2014年底,網民達6.49億人,手機網民規模為5.57億人,數據居世界第一。

●謠言治理待加強

近六成假新聞來自微博。

微信封閉難闢謠,每周二成為一周謠言傳播的高峰期。

●新媒體廣泛應用

政府治理現代化:截至2014年年底,新浪和騰訊政務微博分別為12萬和18萬個,政務微信公眾賬號超過10萬個。

經濟發展引擎:「互聯網+媒體」、「互聯網+製造」、「互聯網+商務」、「互聯網+旅遊」等新興業態層出不窮。

民眾生活綜合服務平台:在線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平台持續湧現。

●微傳播成為主流

2014年微博用戶淨增4,700萬個,微信用戶超過6億個,媒體的移動客戶端下載安裝量為5,536萬次。

●中國互聯網企業國際影響力劇增

世界10大互聯網企業中有4家中國企業,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 (2015)》藍皮書

資料C:有關內地媒體發展的評論

像新浪、搜狐、騰訊等商業營運網站,不僅取材吸引,內容往往比政府網站(例如:人民網)這些老牌媒體的入門網站,來得更快更準,甚至更有公信力,這些都是網民和廣告客戶最看重的東西。內地股市每逢新板塊登場,總會有新政策出台支持,早前中紀委開會後,公告中便特別提到「發揮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在促進反腐倡廉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顯示內地新媒體未來在報道社會時弊上,將會獲得更大自由度。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本地報刊

想一想

(a) 根據資料A,辨識當中的差異,並加以解釋。

(b) 參考資料B和C,你在什麼程度上同意新興媒體能夠在中國促進反腐倡廉中擔當重要角色?試加以解釋。

結語

在可見將來,有人認為一定會有更多的紙媒倒下,讀者要逐漸去適應這種變化;媒體網絡化是大勢所趨。將來的傳媒大亨,很可能是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這一類公司,因為他們手上掌握數以億計的用戶,能夠發揮很大的影響力。若屬實,媒體興起,謠言易生,研究顯示在內地的微信謠言,主要圍繞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健康養生、詐騙、金錢和親子等主題,政府若要徹底打擊這些謠言,又要面對妨礙言論自由之類的質疑,實在不容易。

延伸閱讀

1. 《「互聯網+」廣東路線圖出爐》,香港《文匯報》,2015年10月30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10/30/zt1510300008.htm

2. 《新媒體力量不可忽視》,香港《文匯報》,2015年10月14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5/10/14/CH1510140018.htm

3. 《中國網民規模達6億 手機網民佔八成》,文匯網,2015年2月4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5/02/04/IN1502040086.htm

■戚鈺峰

相關新聞
電子熱潮:新媒體崛起 傳媒生態勢變 (2015-11-17) (圖)
資料A:香港網媒情況 (2015-11-17) (圖)
資料A:香港新聞自由指數變化 (2015-11-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兄弟血濃 (2015-11-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港將據氣候峰會結果定減排目標 (2015-11-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六成糖尿病患血糖超標 (2015-11-16)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昂山大勝 料幕後「垂簾聽政」 (2015-11-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年宵8主題攤位 最高僅7.42萬成交 (2015-11-16)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高志森籲港青「抽高鏡頭」北上尋機 (2015-11-16)
通識把脈:同性戀衝擊一夫一妻制? (2015-11-16)
今日香港:郊園試撤垃圾桶 助民立環保意識 (2015-11-16) (圖)
概念圖:垃圾桶撤出郊野公園 (2015-11-16) (圖)
香港基本法 通識教育相結合 (2015-11-13) (圖)
概念圖:香港基本法教育 (2015-11-13) (圖)
安老醫療:港醫券深試行惠老 (2015-11-10) (圖)
概念圖:本港人口老化 (2015-11-10)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全面二孩紓緩老齡化 (2015-11-09)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美媒批華府聯業界瞞「毒肉」 (2015-11-09)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咪洐鼎情v盼減廚餘 (2015-11-09)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TPP損日農業 港台成水泡 (2015-11-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