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消委會進行年度教科書改版調查,結果指較去年理想。 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教科書改版本意是為教學帶來更大成效,消委會進行年度教科書改版調查,檢視9套17冊改版的教科書,當中11冊被評為「有需要改版」,結果較去年理想。不過消委會發現,部分教科書的改動並非必要。以中國文學科為例,新版本的教科書只是在排版設計上,如顏色、圖片及字形改換,參與調查評審的學者、校長及前線老師認為,「大抵聊備一格,無關宏旨」,相信書冊的頁數亦有減少的空間。
消委會根據學校在今年7月至8月,就該會的學生購書費調查所提供的書單,從必須購買的課本中,抽出於今年改版的書冊,再選出9套17冊於本年度較多學校選用的改版書,交由本港多間專上學府相關學系及校長會的學者、校長及前線老師協助評審。評審的專家分別就3個改動,包括「內容改動」、「章節遷移」及「版面/設計變動」作評級,評審準則以改動是否必須作依據,如「必須改動」、「有需要改動」、「可改可不改」及「不需要改動」。
多符教局「五年不改版規定」
調查結果昨日公佈,調查發現,15冊書列在教育局的「適用書目表」內,該等書的上一版的出版年份為2007年或2009年,均合教育局現時的「五年不改版的規定」。13冊書的訂價較舊版去年的訂價,增加4%至8%不等,2冊書的訂價不變,餘下2冊書分別減價8%及16%。
在9套17冊的改版教科書中,評審認為11冊是「有需要改版」,包括中文科、通識教育科、音樂科及地理科等。
評審表示,部分教科書因應新課程設計,重新組織教材或更切合社會現況,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授課有幫助。以地理科為例,評審認為,因珠三角地區的地域發展迅速及政策變動較多,資料及數據的更新是必要的,建議書內可進一步加強內文及圖表的結合,如內文把數據的增減趨勢,仔細描述,效果會更好。
至於餘下屬於「略有需要改版」的6冊改版教科書,如數學科、中國文學科等,評審認為部分樣本的改動並非必要。
以中國文學科的2個樣本為例,雖然評審團體認同新版與初版相距6年,改版屬「合理」,新版將原本零散分佈的文學常識重新整合,有助教師授課。不過在排版設計方面的改動意義不大,書冊頁數亦有減少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