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在8年前成立校園電視台,每年都有學生參與短片及音樂錄影帶製作比賽。 校方供圖
結合程式編寫課程 生活應用支援弱勢
創新及科技局即將成立,肩負了推動香港科創發展的重任,而培育年輕一代科技人才,亦是讓社會科研及創新風氣持續的基石。教育局本月初公佈了關於STEM(即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的多項策略建議,而於學校層面,有關工作其實早已相繼開展,提供土壤讓未來科學家的幼苗扎根。本報今日起以系列形式,報道學界最新推出的「資訊科技增潤班」、校本科研課程及相關配套,展示如何培育學生科研興趣及思維,讓其發揮創意,為自身和社會帶來創新改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資訊科技是近年香港發展最快速的行業之一,亦是科技人才培育的焦點。政府去年提出斥資7,500萬元於中學加插增潤課程,針對性為學生提供深入的資訊科技培訓,培育新一代科技精英,最終8所各具特色的中學獲選今學年正式於中二及中四級開班,首年有逾300名學生參加。有學校讓增潤班與近年引入課程的程式編寫內容結合,亦有學校推動學生以科技融入多媒體創作,以及構思將資訊科技應用於生活中如支援弱勢社群等,藉以累積科技探究的經驗及自信。
中學資訊科技增潤班於財政預算案提出,在2015/16年至2022/23年共資助學校於辦四屆中二至中六學生,為其提供常規課程之外的進階培訓。政府共撥備7,500萬元,供夥伴學校提升設施、額外聘請教師或技術員,及作學界分享推廣等。
根據當局提供的課程框架,增潤班會於中二級學習有關創意思維、電腦遊戲創作、流動應用程式編寫等內容;中三則有解難技巧及編寫程式、機械人技術及傳感器和三維模型;中四及中五級則學習軟件開發及科技探究;中六則有協作研習項目及兩周的工作實習。
攻多媒體 陳朱素華拔尖育才
本報近日訪問多間獲選開辦增潤班的中學,他們於資訊科技方面各有專長,並將安排學生在課後及星期六參與增潤培圳。其中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希望讓新的科技結合該校學生擅長的多媒體製作,校長鄺永燊表示,學校設校園電視台多年,同學對相關製作非常熱衷,每年都有學生憑製作短片或音樂錄像獲獎。他指,校方早前挑選了25個有興趣且具基本資訊科技知識的中二生參與增潤班,另有10多名中三和中四生作班中領袖生,希望鼓勵更多人參與,藉以「拔尖」培育優秀資訊科技人才。
反應熱烈 聖保祿自資加開班
同樣有開班的聖保祿學校,資訊科技統籌李潤佳指,該校近年推動電子學習,已為中一至中六生提供平板電腦,而早前招募學生參與增潤班時反應非常熱烈,共有72人報名超額一倍,所以校方特別在政府提供的資助外,額外自資加開一班,讓更多人受惠。
他表示,將於增潤課程中鼓勵學生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例如要求設計三維校園環境,另也會將科技融入日常生活,包括配合學校探望弱勢社群的外展活動,讓學生以弱勢社群為對象,設計手機應用程式。
編寫程式 翁祐生參賽屢獲獎
位處天水圍的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則會分別在中二及中四各開一班增潤班,該校早年已自行制訂資訊科技課程框架,自中二起讓學生學習編寫程式和網頁,學生也多次參與本地及國際級比賽,並不時獲獎。
雖然翁祐在科研方面已「走得較前」,但該校副校長廖萬里指,以往每年全校只甄選約10名學生外出參賽,人數始終有限,但今學年增潤班已招收了57名中二及中四生,明年第二屆並將擴至中三及中五級,可望進一步擴大科研學習層面。
廖萬里又直言,該校不少學生來自基層,社經地位未必太高,校方注重科技教育,既希望藉以培育精英人才,同時也助更多同學做好生涯規劃,「都想(藉科研培訓)令他們有更多出路,銜接上大學,或找到份薪水不錯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