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王潤強(王Sir),在教學與區務之間永不停步。他在訪問中分享了自己教導學生的心得。他笑稱,自己自視為兄長來引領學子,在社會仍未在政治上「敵我分明」時,他與學生仍相處融洽,可嘆去年79日「佔領」行動發生後,「與學生相處上亦唔多唔少出現點困難。」他希望特區政府能着力修補社會撕裂,及反思如何重推國民教育,讓香港的學生能從幼起了解國家,學懂愛護國家,減少社會紛爭與對立。
身兼教聯會副會長的中學教師王Sir,從事教學工作和任教數學至今已經36年。他強調,擔任這份工作有一種使命:「做區務,能立竿見影改善社區;做教育則須長遠發展,培育社會的未來棟樑。」他強調,教書不能「靠嚇」,因為會窒礙學生的學習進展,反而應先培養他們對本科的興趣,繼而發揮潛能。他笑言,自己絕不以學生的「朋友」自居,反而視己如學生的兄長,引導他們成長。
「佔」禍一度影響師生關係
王潤強說,自己一直與學生相處融洽,由於他有議員的背景,也有不少學生和他討論時政,不少學生更會私下「WhatsApp」和傳電郵予他,向他請教或尋求意見,正如日前有學生主動向他詢問有關興建房屋、開發郊野公園爭議等,「學生有想法係好的,但一定要guide(指導)。」
不過,去年以年輕人為主軸的「佔領」行動發生後,年輕人始對社會的怨恨逐漸增加,也令香港政治分歧更見分明。本身為民建聯成員的王Sir直言,事件令他與學生之間的相處起了變化,甚至出現少許困難。他深深嘆道,一場「佔領」行動令香港撕裂,「傷及幾代人的關係」,正如他與部分持不同意見的學生一樣,「係好需要時間去修補,都好希望特區政府諗下對策。」
他嘆道,政治本不應帶進校園。雖然他認為「佔領」行動參與者主要是大學生,但也擔心年紀尚輕、單純的中學生容易受到影響。歸根究底,他認為目前的禍風,皆自特區政府推行國情教育的失效,「國情教育就應早於小學時好好去學,去理解國家起源、發展,愛護祖國。」他希望大家明白,「每個國家皆有自己的歷史、過去,民主與發展都非一時三刻的事」。 ■香港文匯報
記者 鄭治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