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剛 立法會議員 自由黨黨魁
隨着區議會選舉逼近,選戰氣氛愈加濃厚,這是違法「佔中」事件發生後,以及政改方案被否決後的首次大型選舉,有輿論視之為民意試金石。一些曾參與激進示威行動的人士和組織亦想染指區議會議席,開拓政治舞台,故不同黨派都在各出奇謀爭取選民支持。不過,自由黨始終認為,區議會作為地區議會組織,角色和職能都跟立法會大不相同,區議員工作應該以做實事、服務社區為主,不適宜過於政治化,否則若連區議會也終日吵吵鬧鬧,恐怕日後一事難成,害苦居民。希望選民擦亮眼睛,不被花言巧語瞞騙,認清哪位候選人才是真正有心服務社區,以免政棍或激進分子混進區議會,令社區難得安寧。
無可否認,自「佔中」以及政改被否決之後,社會撕裂相當嚴重,輿論偏向兩極化,除了激進示威活動時有發生,立法會拉布更成為常態,令政府施政日益困難,整個社會欠缺和諧,長此下去,實非香港之福。
面對這個境況,自由黨認為只有秉持「中堅中立」、對事不對人的原則,努力與不同黨派尋求協商共識,「團結大多數」,才可望縮窄社會分歧,達至對香港最有利的局面。比如我們當日積極遊說反對派議員支持政改方案,便是基於香港整體利益的考慮,只是方案最終仍被否決,實在可惜。
中堅中立 團結大多數
自由黨今次參選區議會,同樣抱着與各界有商有量,共同合作服務市民的精神,希望從社區做起,慢慢影響整個社會的氣氛,減少分化對立。所以我們對參選人的要求極高,不但要愛國愛港,也要經過多番磨練,樂意與他人協商、溝通解決社區問題。我們慶幸所有代表自由黨出選的成員個個都年青有幹勁,而且勤力實幹,具備一定的社區服務經驗,他們的根底比起那些只懂空叫口號、空降參選的候選人扎實得多。
事實上,我們的競爭對手亦主要是來自那些「說多過做」的反對派,包括那些選前假扮勤力落區、一心靠抹黑對手撈選票的政棍。所以希望選民能夠擦亮眼睛,不被花言巧語瞞騙,認清哪位候選人才是真正有心服務社區,以免政棍或激進分子有機會進到區議會,令社區從此難得安寧。至於小部分跟其他建制派有競爭的選區,我們出選是有感於該些社區經過多年後確有轉變的需要和訴求,故希望作良性競爭,讓選民有所選擇。
有些人對自由黨有所誤解,認為我們的立場過於開放,甚至質疑我們是否屬於建制派。其實自由黨一直都是愛國愛港的政黨,或許跟其他建制派的主要分別,在於我們屬於開明的建制派,較願意多聽不同市民的意見。我們相信在不對國家造成傷害、對政府不添煩添亂的前提下,多與各方溝通了解,就事論事,坦誠提出改善建議,最終是有助政府理順施政,贏得更多市民的支持。
減少分化對立 願聽不同意見
世間上並非只有黑白兩色,政治光譜同樣並非只有反對派、建制派兩端。自由黨堅持走「中堅中立」的路線,是希望盡量團結社會,減少分化對立,從而能多做對國家好、對香港好的事。「風物長宜放眼量」,自由黨好希望日後能夠有更多機會,透過持續不懈的工作和努力,讓更多人了解自由黨,並支持我們繼續為香港、為社區作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