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大團隊於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頒「全國優勝盃」。校方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全國學界兩年一度的盛事、被譽為中國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奧林匹克盛會的「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日前在廣東工業大學圓滿舉行。香港中文大學在超過300所院校、逾700件作品中,獲得3個一等獎、4個2等獎及1個3等獎,成為團體總分最高的20所院校之一,獲大會頒發「全國優勝盃」,是香港院校自1997年參加「挑戰杯」以來,首次獲得此項榮譽。
有關比賽由國家多個部委主辦,全國各地逾200萬名大學生參加。中大取得的3個一等獎,分別是「污水處理一步通-構建基因電路簡化脫硝程序」、「手語教學手套」,以及「半固態全釩液電池」(二等獎及三等獎名單詳見另表)。
改造固氮菌增污水處理效率
「污水處理一步通-構建基因電路簡化脫硝程序」由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梁敬邦、石致宇和盧芳泉設計。現時污水處理廠一般使用微生物去除氨(NH4+),需要經過有氧及無氧兩個步驟,效率較低。3名學生則透過改造一種能在有氧環境下存活的棕色固氮菌 ,使其在有氧的環境下進行脫硝作用來處理氮廢物。這設計可減少處理氮廢物的時間和空間,並增加污水處理的反硝化速度,以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效率及壽命。
手語手套解決教學資源不足
「手語教學手套」則由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學生賴錦濤、唐丁、陳博文和鍾卓煒設計。此項目以低成本的慣性感測器精確捕捉手部關節角度,了解手部動作,從而建立一套可以互動的手語教育系統,解決目前手語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這項設計以資料手套為技術基礎,實現手勢追蹤及手勢控制等多元化的用途。該手套還結合了攝像設置,改善單一資料來源帶來的誤差,並將表情追蹤功能引入手語教學以實現更高精度的手勢識別,廣泛應用於手語教學與翻譯、機械控制及虛擬實境等多個領域。
半固態釩縮小電池體積重量
「半固態全釩液電池」由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學生王增越設計。傳統的釩液流電池受制於釩的溶解度,能量密度較低,使電池系統體積重量較大。此項目首次將半固態技術運用於釩電池體系,製備了新的「釩-碳複合電極材料」,提高了釩液流電池能量密度。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縮小電池系統的體積重量,同時減少迴圈泵的負擔,有助於提升能量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