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學童餘暇生活調查顯示,中小學童花耗不少時間在做家課和補習上。圖右二為周昭和。 黎忞 攝
68%高小生周花5.64句鐘補習 專家憂休息少損身心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近日本港學童操練壓力過大的問題備受關注,一項調查就發現,約68%受訪高小生有補習,較2002年的調查大幅上升16個百分點,各人每周平均花5.64小時補習,較初中和高中生花耗的補習時間多近1小時。教育專家表示,學生既要上學又要補習,休息及減壓的時間自然減少,會影響學童身心發展。
香港小童群益會、教育學院畢業同學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繼在2002年進行過「香港學童餘暇生活調查」後,再於去年8月至12月期間進行同樣調查,以了解社會的轉變例如學校實施全日制、補習和課餘託管的盛行和「其他學習經歷」(OLE)實施等,如何影響學童的餘暇生活。
今次調查成功訪問了41間中小學的1,016個小四至中五學童。調查發現,學童日常花費頗多時間在做家課和補習上,整體而言,受訪學生每天用約2.26個小時做功課。高小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每天分別用2.38個小時、2.18個小時及2.22個小時做功課。若與2002年的調查比較,高小生和初中生用於做功課的時間有上升趨勢。
學生課餘除了做功課,整體亦有約54%受訪學生需要補習,每周平均耗時4.76個小時,令學習壓力百上加斤。數字顯示,分別有68%、52%和41%的高小生、初中生及高中生補習,即是愈低年級,愈多人補習,且耗時愈長,上述三類學生分別每周花5.64個小時、4.31個小時和4.15個小時補習。
有餘暇多打機 僅17%做運動
好不容易等到餘暇,調查卻發現學生最常做的活動是玩電腦遊戲、上網和玩手機遊戲(29%)、使用電子社交平台(11%),只有17%學生會運動。若以總時數計算,受訪學童在上學日子,每天花費3.17小時使用電子裝置作消閒娛樂;放假更長達6.65個小時對着電子產品。整體而言,有66%學童對餘暇生活感到滿意,高小生的滿意率最高,有73%人滿意餘暇生活。
與教改「拆牆鬆綁」目的有落差
教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席講師周昭和指出,學校實施全日制之後,學生逗留在學校的時間延長,學校理應有更足夠的時間教學和讓學生在校完成功課,但現時中小學生做功課的時間比以往更長,補習人數亦大幅增加,種種現象與原先教育改革的目標「拆牆鬆綁」有落差,學校因着不同原因未能為學生安排最適合的課程和活動。
他又指,現時學生每天有近10小時逗留在學校或補習,影響身心發展;此外教育局推動「全方面學習」,以公帑支援課外活動,導致「其他學習經歷」變得規範化,學校太過側重學生的參與次數和獲獎項目,故他建議學校和家長應該適當將閒暇活動的自主交回學童,讓他們好好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