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補習時數超中學生 學童「愈細愈勁補」


放大圖片

■香港學童餘暇生活調查顯示,中小學童花耗不少時間在做家課和補習上。圖右二為周昭和。 黎忞 攝

68%高小生周花5.64句鐘補習 專家憂休息少損身心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黎忞) 近日本港學童操練壓力過大的問題備受關注,一項調查就發現,約68%受訪高小生有補習,較2002年的調查大幅上升16個百分點,各人每周平均花5.64小時補習,較初中和高中生花耗的補習時間多近1小時。教育專家表示,學生既要上學又要補習,休息及減壓的時間自然減少,會影響學童身心發展。

香港小童群益會、教育學院畢業同學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繼在2002年進行過「香港學童餘暇生活調查」後,再於去年8月至12月期間進行同樣調查,以了解社會的轉變例如學校實施全日制、補習和課餘託管的盛行和「其他學習經歷」(OLE)實施等,如何影響學童的餘暇生活。

今次調查成功訪問了41間中小學的1,016個小四至中五學童。調查發現,學童日常花費頗多時間在做家課和補習上,整體而言,受訪學生每天用約2.26個小時做功課。高小生、初中生及高中生每天分別用2.38個小時、2.18個小時及2.22個小時做功課。若與2002年的調查比較,高小生和初中生用於做功課的時間有上升趨勢。

學生課餘除了做功課,整體亦有約54%受訪學生需要補習,每周平均耗時4.76個小時,令學習壓力百上加斤。數字顯示,分別有68%、52%和41%的高小生、初中生及高中生補習,即是愈低年級,愈多人補習,且耗時愈長,上述三類學生分別每周花5.64個小時、4.31個小時和4.15個小時補習。

有餘暇多打機 僅17%做運動

好不容易等到餘暇,調查卻發現學生最常做的活動是玩電腦遊戲、上網和玩手機遊戲(29%)、使用電子社交平台(11%),只有17%學生會運動。若以總時數計算,受訪學童在上學日子,每天花費3.17小時使用電子裝置作消閒娛樂;放假更長達6.65個小時對着電子產品。整體而言,有66%學童對餘暇生活感到滿意,高小生的滿意率最高,有73%人滿意餘暇生活。

與教改「拆牆鬆綁」目的有落差

教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席講師周昭和指出,學校實施全日制之後,學生逗留在學校的時間延長,學校理應有更足夠的時間教學和讓學生在校完成功課,但現時中小學生做功課的時間比以往更長,補習人數亦大幅增加,種種現象與原先教育改革的目標「拆牆鬆綁」有落差,學校因着不同原因未能為學生安排最適合的課程和活動。

他又指,現時學生每天有近10小時逗留在學校或補習,影響身心發展;此外教育局推動「全方面學習」,以公帑支援課外活動,導致「其他學習經歷」變得規範化,學校太過側重學生的參與次數和獲獎項目,故他建議學校和家長應該適當將閒暇活動的自主交回學童,讓他們好好放鬆。

相關新聞
補習時數超中學生 學童「愈細愈勁補」 (圖)
流動巴助養生 中學生創業賽奪冠 (圖)
IVE生特訓「實戰」英文 免不中不西 (圖)
參觀職場試打工 1500學生「啟夢」
校園放大鏡:天水圍香島生花式跳繩慶15周年 (圖)
港大嘉許66研究生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商經局︰惡搞無罪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珠峰冰川2050年僅剩三分一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浸鹹水」增 美英日加最熱門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特朗普反穆斯林挨轟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抗生素肉」增耐藥菌 消委倡禁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京霧霾「亮紅燈」 學校停課 (圖)
通識把脈:溫書用概念詞做起點
全球減排 迫在眉睫 (圖)
概念圖:氣候暖化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