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溫書用概念詞做起點


不少同學開始擔心如何溫習通識科以應付來年4月的文憑試,有些跟我說早已把之前學過的單元忘記得一乾二淨(以中四學習的「今日香港」和「能源科技與環境」最嚴重),到底可以如何着手準備呢?相信不只是我校同學,應屆的考生也有同樣的憂慮吧?這次就來談談如何全面展開通識溫習計劃的方案吧!

「父母管教模式」找「怪獸家長」新聞

我建議同學以重要概念詞作為溫習的起點,把每個單元中重要的概念詞找出來,然後配合恒常議題、時事議題,整理溫習筆記,把每個議題的持份者、爭議點、起因、影響和建議方案等羅列出來,就能有系統地把各單元的議題通通溫習一遍了。舉個例子,在「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中,有提及「父母管教模式」的概念,同學可找出近年「怪獸家長」、「港孩」的新聞作溫習和串連之用。

做歷屆試題 家中計時

經過兩年多的訓練,同學的答題技巧應該已經有一定基礎,如何進精益求益呢?我建議同學把過往的樣本試題、歷屆試題全部都做一遍,有些同學認為試題中有些議題已經過時,亦有同學又可能會認為,這些題目老師早已給我們做過了,就把這些珍寶丟在一旁不加理會。議題可能過時,但當中的答題技巧則永不過時!其中的「指出及解釋」、「可能導致的原因」、「引起的負面影響」、「最有效方法」等等,基本上可以說萬變不離其宗。做過的試題,絕對可以(甚至是應該)再做,每次做完後要與之前所做的作比較;記得留意老師之前給你的評語,你是否有作出相應改善,了解自己是否有改善,才能進步。

最後,掌握答題時間也是不可少的。由於上課時間有限,老師不可能每次都用上課時間來訓練同學掌握作答時間,同學在家中做試題和練習時,應準備好計時器來作答,例如卷二作答時間1小時15分鐘,分數為8/12分或10/10分,假設是10/10分,應該把計時器設作35分鐘響起,答完a題後再設定35分鐘重複剛才的程序。訓練初期或許會在「仍有許多未答完」時計時器就響,不用害怕,把在計時器響起後作答的部分用熒光筆圈起來,下次留意加快速度,你會發現熒光筆圈起的地方應該一次比一次少,意味着你距離成功愈來愈近了。■鄧婉君 聖公會梁季彜中學通識科老師

相關新聞
補習時數超中學生 學童「愈細愈勁補」 (圖)
流動巴助養生 中學生創業賽奪冠 (圖)
IVE生特訓「實戰」英文 免不中不西 (圖)
參觀職場試打工 1500學生「啟夢」
校園放大鏡:天水圍香島生花式跳繩慶15周年 (圖)
港大嘉許66研究生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商經局︰惡搞無罪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珠峰冰川2050年僅剩三分一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浸鹹水」增 美英日加最熱門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特朗普反穆斯林挨轟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抗生素肉」增耐藥菌 消委倡禁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京霧霾「亮紅燈」 學校停課 (圖)
通識把脈:溫書用概念詞做起點
全球減排 迫在眉睫 (圖)
概念圖:氣候暖化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