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姜嘉軒)新年度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照顧不同類型學生的需要,包括撥款8億元成立「資優教育基金」培養資優生,並會為取錄大量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的學校,提升教育心理學家比例,及全數資助高中應用學習課程費用等。
增心理學家支援特殊教育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於2008年獲政府撥款及社會捐款共2億元成立,營運至今財政漸見枯竭。因此政府建議成立8億元的「資優教育基金」,以種子基金形式運作,估計每年可產生約4,000萬元收入,供學苑持續栽培資優生、培訓老師及支援資優生家長。
資優學苑回應指,對獲政府重視感高興,學苑並已制定十年發展計劃,內容包括發展資優生的情意教育支援,研究了解香港資優生特質等。
在SEN支援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將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政府消息人士指,現時取錄最多SEN學生的80間公營中小學,每名教育心理學家會照顧6間至10間學校,政府希望於兩個學年內將比率提升,每名教育心理學家只需要照顧4間學校。
全數資助中學開辦應用課程
在職業教育方面,目前的高中應用學習課程由特區政府資助四分之三的學費,學校需要承擔其餘四分一的學費,為鼓勵更多中學開辦,施政報告提出將全數資助有關費用,每年額外支出約1,300萬元。
同時,當局並會延長「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先導計劃」,以惠及多兩屆共2,000名學生,預算總支出逾1.4億元。有見現時職訓局校舍地區分散及校齡偏高,政府消息人士指教育局正與規劃署緊密合作,於市區物色一幅土地讓職訓局興建具規模及現代化校舍,而職訓局或須交還舊校舍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