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雙文坦言垃圾回收生意蝕大本。本報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何花、李望賢 深圳報道)在「垃圾圍城」問題困擾城市,除了傳統的填埋和焚燒,內地也在探索垃圾分類回收的商業模式,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市民意識淡薄、配套體系缺乏、監管措施不嚴等原因造成了垃圾無法有效分類,而垃圾分類不完全直接導致了回收企業回收困難,虧損運營。
分類設施形同虛設
在福田區天安高爾夫花園,每個樓層都放有專門的廚餘垃圾桶,但記者翻看垃圾桶,發現許多居民仍將所有垃圾混為一袋。在梅林一村,雖然有部分居民進行了垃圾分類,但被送到小區垃圾轉運站後,所有垃圾又被混合處理。前端分類,後端混合,居民進行垃圾分類已毫無意義。經記者調查,受訪者中僅有9%表示自己所在社區會進行垃圾分類,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深圳現有垃圾分類設施形同虛設。
生產資源嚴重浪費
垃圾分類不完全直接導致了回收企業運營艱難。深圳騰浪再生資源發展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廚餘回收,製成生物柴油、蛋白粉、豬飼料等產品。該公司總經理吳雙文表示,10年來虧蝕近億元。由於深圳目前垃圾分類不完全,騰浪公司生產線每天200噸的處理能力,目前平均每天只能處理大約50噸,資源被嚴重浪費,公司每處理一噸廚餘成本為170元,而政府給予廚餘每噸67塊的補貼加之產品銷售收益仍然虧本,每處理一噸生活垃圾就要虧1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