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海外置業條款多易「中伏」


放大圖片

■中國人海外置業,主要是投資移民或為子女升學鋪路。

港人對「磚頭」的喜愛不分中外,在樓市走向飄忽不定,投資者需重組資產組合,代理要尋覓新財源的情況下,海外物業投資成為另一個可供考慮的選擇。近半年來,本港不少「番外」樓盤進行展銷,不少港人雖都有購買的意向,但此舉無疑是隔山買牛,一旦貨不對辦亦不知如何處理,而且有耳聞不少買家已「中伏」的先例,因此望而卻步。本報找來國森集團董事許畯森分享在各地投資的斬獲及失足經驗,為有心人提供置業意見,不會被中介代理對物業「隱惡揚善」,清楚了解外國複雜的稅制及地權等條款,並透露中介所不會講的數據,助讀者了解海外置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80後的許畯森,其所創立的公司已涉足多項範疇,涵蓋舊樓收購、飲食業、物業投資等等,其本人更涉獵各地物業,然而卻非每次皆有斬獲。綜合近期的經驗,他指出海外置業主要先看三方面:地權、稅制、匯率。

地權 -區分永久業權地及租賃地

有海外置業經驗的人士都會知道,買樓前要清楚項目所在是「永久業權地」或「租賃地」。許畯森坦言自己傾向永久業權地,「買鱄茬璁魽A就唔需要續租地權」。同時,有些國家所有土地都是租賃地,有些則兩者都有,買家在置業前要了解條款,不少英聯邦國家或前英治地區,都有永久地權地段或較長的地權。以香港為例,不少地段地權長達999年。

有些國家的業權及地權關係較複雜,如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等,「業主的業權僅限於地面上的建築物,卻不包括土地,一旦上蓋無鰲N乜都無。」許畯森解釋,有些國家立國時政局未穩,無法承諾永久業權。「東南亞之中,我只有投資馬來西亞,因為以前係英治地區,地權簡單,有永久地權。」至於澳洲有些物業售價較平,可能是由於位處租賃地,期滿後業主需繳補價。

稅制 -購盤伙數或影響稅率

無論在各地置業,難免要交稅,本港享有簡單稅制及相對較低的稅率,然而在海外買樓則要精打細算、打好算盤了。許畯森指,以美國為例,付出的樓價並沒繳付未來的地稅,而任何美國房屋的業主要得到土地使用權,都必須於每年繳交地稅才行,「假設物業造價100萬元,每年就要畀萬幾銀稅,都幾貴。」

另邊廂,成為近年港人海外置業新寵的日本,其稅制亦不對投資者「友善」。「日本政府會向業主收取利得稅,並採取累進方式,最高達45%,幾乎佔租金收入一半,所以買日本樓一般不會博升值。」許畯森指,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高稅制,不要輕易被中介游說而多買幾伙,「有時買一個單位,利得稅會好低,但買多幾間就會好高。」

匯率 -以按揭作對沖幣匯風險

海外交易時無疑要考慮幣匯因素,正如早年人民幣值飆升,不少港人搭上「順風車」北上置業,在匯水已贏一筆;不過風水輪流轉,近期「人仔」匯價下滑,相信直教不少投資者「牙痛咁聲」。

「假設物業全以現金交易,買家就一定要留意匯率。不少中介只強調當地樓價升了多少,但未必會提及匯率變動。如果樓價升10%,但匯率跌兩成,都是無錢賺。」許畯森說,如日圓長期以來匯水走下坡,令不少投資者對日本物業卻步;反觀英、美貨幣相對強勢,較少擔心。「近期人民幣貶值令資金出走,同時美元趨強勢,令美國紐約的樓價節節攀升。」

不過如果計及按揭,考慮因素就截然不同。「假設在澳洲置業,向銀行借八成按揭,澳紙貶值意味茩t債都會下跌,雖然樓價整體下跌,但我可以還少驉A可以用更少的錢買到個單位。」故買家宜採取按揭為物業對沖幣匯風險。

市場需求 -購買力帶動升值

投資物業固然要考慮當地經濟前景,許畯森直言,地方人口是指標之一,人口增長可支持住屋需求,甚至左右荌禤a經濟走向。「比如日本老齡化是其長遠的問題,美國人口則穩步增長,英國則相對平穩。人口增則住屋需求增,支撐物業升值。深圳人口由當初100萬人至今以幾倍急增,樓價亦隨之飆升,幾乎同香港睇齊。」

不少海外發展商或中介公司都會大篇幅介紹當地經濟數據之佳,但不少推銷員往往傾向「報喜不報憂」。許畯森強調親身體驗地方風土,方能加深對當地的認識,亦不建議參與發展商的睇樓團,「應該要自己去感受一次,機票來講比起樓價只是小巫見大巫的價錢。」

他更透露自己的奇招,透過網上在當地租住民宿約一個星期,或多住幾處民宿,既可親身感受,更可認識當地業主,分享在地的投資心得。

他又提到近年不少海外物業被中國人炒起,「佢]主要係投資移民或鋪排子女升學,都是自用而不看重升值潛力,但其需求量之大足以炒起當地樓價,所以港人要投資可以睇內地人買樓的傾向;反而當地若非移民或升學熱門地,則投資價值其實不大,最多作長線收租,如日本、台灣等。」

發展商 - 「買名牌」較穩陣

假如以上要點太複雜令準買家頭昏腦漲,「買名牌」應該是較為簡單的入門守則,即是選擇當地最知名發展商的項目。「要買當地五大開發商之一,市場實力夠雄厚,如果你要電郵查詢,他們一定會回答你。」許畯森補充指,名氣較小的發展商,樓盤難覓二手市場,當地人亦未必願意承接。

另邊廂,規模或知名度較小的發展商,需透過中介推廣,過程中「食水」可能較深、成交價甚至高於當地市價,故在轉手時可能要虧蝕沽貨。「例如他們從發展商手上購了 100元的樓花,然後在推介會上以 120元推介給你,當你打算向發展商以 120 元購入樓花,基於認購協議條款,發展商會取消和地產顧問的買賣協議,並補回差額給他們,這樣一來一回,他們就賺了20元。」

相關新聞
大帽山結霜 露天營盼雪 (圖)
內地供應減 菜價貴三成 (圖)
春運遇寒潮 廣東多管疏導客流 (圖)
神州美麗凍人 熊貓雪中賣萌
特首:研年撥25億改善中學班師比 (圖)
梁探避寒市民 承諾建公屋私樓 (圖)
周浩鼎誓師 市民捱凍力挺 (圖)
海外置業條款多易「中伏」 (圖)
中伊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圖)
溫哥華朱亞琳 大熱摘冠 (圖)
加州殺華裔兄弟 疑犯逃港被捕 (圖)
激進派搗亂退保諮詢會 (圖)
林鄭批反對派議員享高薪拒履職 (圖)
公大「開放」電子教科書任睇 (圖)
跨境交通成粵兩會熱點 (圖)
周星馳缺席 三年「零提案」
「雪魔」發惡10死 紐約恐水浸 (圖)
加「男孩屠夫」 殺兩弟後血洗校園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