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大催眠治腸易激 招患者治療


放大圖片

■關先生(右)受腸易激困擾多年。中為吳兆文。趙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虹)腸易激綜合症病情成因未明亦難斷尾,常為患者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現年24歲的關先生患上腸易激綜合症多年,病情更於5年前加劇,日常一小時車程不但須預留多一小時以便途中找廁所,身體不能自控地經常放屁,更試過在街上被人指罵,有苦自知。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年前首次引入催眠治療幫助控制腸易激症狀,發現能有效降低症狀出現情況,今年計劃招募150名至200名患者,參與進行為期一年的針對性觀察治療。

受腸易激綜合症困擾多年的關先生昨日指出,5年前病情加劇後,每一小時車程須預留多一小時,以便途中找廁所;每乘搭兩個港鐵站便要下車如廁,生理反應令他極受困擾,「就算我對大學交流團感興趣亦不敢參加。」

關先生續說,每次緊張時,身體便會不由自主地放屁,且「頻率高到自己都不能相信。」雖曾嘗試向旁人解釋病情,但大部分人都不相信這是一個疾病,更試過在街上被人指罵,令他深感無力兼無奈。

港人至少5%患該症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吳兆文解釋指出,本港市民壓力大,情緒困擾常反映在腸胃上,不時出現無故腹瀉與便秘,或每當緊張便會腹痛,隨時患上腸易激綜合症。他表示,該病成因未明且難斷尾,但相信很大程度與情緒有關,認為可藉催眠治療紓緩病情。

吳兆文強調,腸胃是繼腦部後人體第二個神經系統,又指華人社會大多慣於壓抑或隱藏自身情緒,不排除有大量潛在隱藏患者,預計本港約有5%至20%人口患有該症。

港大行為健康教研中心於2012年至2013年首次引入催眠治療幫助控制腸易激症狀,盼藉該臨床研究先導計劃,為15名自願參與計劃的患者找到藥物以外的治療方案。結果發現,所有患者治療後不但情緒健康指數有增加,腸道過敏症自我量度亦由原本平均26.4分,大幅降至14.3分(0分為沒有症狀出現,50分為症狀不斷出現)。

相關新聞
李國章斥訟黨向學生「餵毒」 (圖)
謝文匯報贈閱 讚中文水準高
勸喻學生提意見先「做功課」 (圖)
李國章發言重點
詭辯+辱罵 反對派拒認煽動
各界促嚴懲滋事分子 (圖)
李國章:維持治安警有權有責 (圖)
馬斐森帶頭審視保密制
批學生衝擊不文明 林鄭:感到很痛心 (圖)
反咬校方「誤導」 「罷委會」拒認衰
微觀點:施暴者竟想「犯事無手尾」
「拉」箭傷民 新東重災 (圖)
工務小組仍未審議的新東工程項目(表一) (圖)
新界東5重點項目遭拖延(表二) (圖)
大圍建球場「卡住」 波友「等運到」 (圖)
「拉死」大埔藝術中心 街坊感無奈
經費緊絀 西貢兩項目恐爛尾
微觀點:你們還忍受「曠工議員」嗎?
反對派串謀休會圖釀「大塞車」 (圖)
林鄭帶美食「三寶」 為建制派議員打氣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