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府提出多項大嶼山發展項目。圖為將增建三跑的赤鱲角機場。 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特區政府正積極規劃將大嶼山打造成一個連接大珠三角區的大都會。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早前公佈第一屆工作報告,就大嶼山未來發展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及喜靈洲避風塘一帶填海,將該處建造成一個可容納約40萬至70萬人口的「東大嶼都會」,成為2030年後的主要土地供應來源之一。報告亦建議在欣澳透過填海60公頃至100公頃,再設立新的旅遊景點及康樂、文娛設施,締造東北大嶼旅遊大門。 ■李偉雄 福建中學(小西灣)助理校長
概念鏈接:「需求」「限制」須平衡
1.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包含了兩個關鍵的概念,即「需求」和「限制」。
首先要滿足人們的需求,特別是世界上貧困人民的基本需求;在滿足「需求」的同時,也要顧及現時科技水平、社會發展狀況和環境承載能力所施加的「限制」,一旦超越這種「限制」,必將危及支援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並褫奪了後代滿足自己需求的權利。
2. 可持續發展價值原則
保育:可持續發展仍與一般的環保概念有所不同。一般的環保概念基本上只從環境的角度出發,而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中,環境保育只是3個角度的其中一項,因此在進行保育工作的同時,亦需考慮當中的經濟和社會因素。
世代公平理念:急速的經濟發展使各種環境問題叢生,人們認識到這些問題對未來的影響比戰爭的殘害更為深遠,使世代間的意識日趨成熟,並確立了維護「世代公平」的理念。
「世代公平」的理念要求人類在不超出生態系統承載能力的條件下,謀求生存和發展,使社會生活素質提高的同時,亦不破壞大自然的動態平衡,讓我們的後代在發展時擁有同等的機會,達至人類世代繁衍和持久發展的最終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