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楊君澤(左)。作者提供
車淑梅
新年始伊,前報人、術數研究者紫微楊,楊君澤老師祝福各位「心無罣礙,安樂富足」。追問八十五歲的他當年有什麼少年志願,竟然踏上了將不同術數發揚光大的人生?老師騎騎笑:「我是個凡人全無抱負。」實在謙虛,他是術數高人,胞兄是嶺南國畫大師楊善深。其實,父親楊老先生篤信風水,兄弟二人都是特意請太太由香港返回家鄉待產,認為風水好,到孩子四個月大才回來。
楊家家底富裕,經營外匯生意,幫飄洋謀生的鄉親運送金錢回鄉,可惜在日軍佔領香港之時結束了。老師聽從父命跑到澳門避難,和平後回港不敢坐大船,怕被航道上的魚雷所炸,他和母親坐木頭船足足十二個鐘頭,暈船浪真夠慘!
實在少年楊君澤什麼都不怕,靈活醒目,在崇基讀經濟三年半自我輟學跑到報館打工,家人也沒他法子,「一九五五年,我在《新光晚報》跑高院新聞,法官判詞不能錯,我便跟那些翻譯主任結為老友,所以我的稿百分百準確。」當年老師跑過了不同報社,直至當上《星報》的翻譯主任,凡有艱難急趕的稿件必然出自這位主任的手筆,後來因與澳洲管理層理念相左,決意辭職休息。當刻適逢《明報》急需編輯主任,這位大好人選當然被羅致了,一做十二年直至退休。
楊老師享受報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收工前收聽BBC廣播電台,以防有漏網新聞,再致電報館老友通通各大頭條,再而相約消夜,「當年《明報》和左派報紙有來有往,員工間中麻雀耍樂,好快活。」老師工餘時間開始學習紫微斗數,又在報章以紫微楊筆名出專欄,對於這門能夠精要算出一生運程的術數,引來一陣熱潮。當年更因紫微斗數的不同方向與多年老友同是術數高手的王亭之老師,開展了七八個月的筆戰。原本一場誤會,影響了兩位多年友情,實屬可惜。
楊老師半世紀以來不單在紫微斗數,玄學星相、六壬神數、奇門遁甲等都甚有研究,其中可以根據八字計算,找出事件的開始、發展與結果。我好奇追問這位《明報》老臣子,劉進圖事件可以追查到線索嗎?老師指與《明報》大廳風水有關,一定有事發生,只是看誰不好彩了。可以改嗎?「如果在二零零四年後改建,一切無問題,可惜他們在二零零三年前改了。我們沒有法術,不可以將不好的事改成好,除非好地方搞錯了一點,就有能力搞好。」不怕洩露天機?「如果可以幫助到人家解困,反而是積福。」
老師自言在這年紀只求休養生息,一切求安樂之餘,環顧術數日漸被污染,他正積極撰寫紫微斗數講義,以正視聽,毫無保留地跟愛好者分享。對於猴年的香港運勢,「爭執更多,異見分子新人輩出,幸好政府有方法去處理......二零四七年後的香港怎樣,說得出是騙人的,不過香港是風水福地,如果到時拆掉那門常開總部大樓,再建一個背靠太平山,面向維港,有如聯合國總部的大樓,香港將更好!」
今年初二的煙花,可能心情影響似乎暗淡了,所謂「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要開通渠道」,但願明年煙花真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