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無論在主觀情感上再怎麼不情願接受,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客觀事實就是:「本土主義」正在落地生根,正在廣泛發酵。值得關心的是,暴力激進「本土派」與非暴力「本土派」共通的核心理念,在現今法律框架之下如何避過法律規管發展下去。
「本土」滑向「港獨」步伐加快
根據近年世界各地和香港的民粹式社會行動的發展經驗來看,一言蔽之,「本土」主義的發展路徑很大機會是「碎步急行」。 碎步,是指從「本土」主張到追求所謂的獨立是化整為零式地逐個小目標小行動(piecemeal)來進行的;急行,是指小目標小行動之間的時間進度很快,甚至越來越快。之所以碎步,是為了避免因為過大的步伐會刺激中間選民,惹來反感和恐懼,不利進一步的落實。當然也怕因為過大的步伐會惹起中央的強力反彈,從而功虧一簣。換句話說,碎步,其實是一種溫水煮蛙式的麻痺對手的做法,讓反對「港獨」者覺得其實每一小步都不是什麼大事,從而放鬆警惕。
我們不妨回想「台獨」發展的歷程,當初「台獨」勢力剛剛萌芽的時候,無論是初生的民進黨還是隱藏的「台獨」教父李登輝,又何曾老是把「台獨」口號和綱領掛在口邊?甚至在選舉過程中提出了「大膽西進(大陸)」、「強本西進(大陸)」之類令人眩目的兩岸關係口號。真正的「台獨」化,是小步小步地實質性地行動,不是一步到位式的,以避免過度刺激大陸干預之故。
同樣道理,香港「本土」邁向「港獨」化,一樣有極大可能遵循這種套路。之所以要急行,是要用以快打慢的方式,來讓中央和特區政府來不及採取應對措施,陷入「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應對困境之中。我們不妨看看,從2012年暑假發生的「反國教」事件,到2014年下半年的非法「佔領」行動,中間隔了兩年。但從2014年非法「佔領」行動到2016年大年初一旺角暴亂,則僅僅相隔一年多一點點。如果再把中間的所謂「光復北區和元朗」、「鳩嗚團」、2014年七一大規模衝擊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學苑發表「港獨論」文章等計算進來,碎步急行的特徵就更加明顯。
旺角暴亂式的暴力行為當然值得關注。但是,碎步急行的「本土港獨」化最令人憂慮的並不在本身就是違法暴力行為,而在於在目前來說並不違法的各種政治文宣手段和行動,具體可以進行的方式有:
軟性「本土港獨」言論令人憂慮
口號常態化:從保護「本土」口號,到追求「獨立」口號,剛剛開始喊的時候,還覺得不習慣,逐漸喊多了之後,就見怪不怪,最後覺得理所當然。
遊行主題化:早年的遊行主題還宣稱是「反對地產霸權」之類經濟民生議題的,現在反對派搞的遊行更多的是扯下經濟民生的幌子,直接訴諸刺激兩地矛盾,下一步「本土化」、「港獨化」的遊行,可以說「指日可待」。
選舉表態化:自從新界東補選之後,打正招牌宣揚「港獨本土論」的候選人得到了6萬多票數,下一步到立法會選舉、選舉委員會選舉,甚至特首選舉,對「港獨論」的表態,已經是可預期出現的了。
「公投」民間化:所謂的民間「公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推動所謂的「港獨民間公投」,事實上已經有政治團體表示將會進行的了。當然,我們大可以自我安慰說這種「公投」沒有任何法律效力。但是,「公投」的結果沒有法律效力,與進行所謂民間「公投獨立」這個行為本身是合法的,這兩者存在着不容忽略的區別!
理念社教化(學校):這也是有先例可見的了,正如2013年提出所謂的和平非暴力「公民抗命」、「佔領行動」以來,假教育之名進入學校進行相關的政治教育和宣稱活動,可以說有相當的規模。昨日可以為「佔領行動」作宣傳,今日也可以為「本土論」、「獨立論」照樣進行。
當上述行動都展開了之後,可以再上一層次,將議題國際化,搞「民族獨立」自決國際研討會!再強調一遍,上述各種非暴力的行動,全部都可以在「言論自由」保護之下順利進行,幾乎無可制約之法。和平非暴力「佔中」,最後演變成「和平非暴力」「獨立運動」。暴力暴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非暴力行動,法律未能制裁。對待這種碎步急行的發展趨勢,如何在法律上的堵,以及在文宣上的駁,是當前工作的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