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汶羽 九龍社團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觀塘區議員
當下青年對置業的需求,已越來越迫切。然而,樓價在最近幾年仍居高不下,政府雖然曾推出額外印花稅、雙倍印花稅等措施,遏止了樓市的加幅,但在土地供應不足的環境下,青年置業仍面對很大壓力,有待政府着手加以紓緩和解決。故本會提出增加房屋供應的建議方向,希望政府進一步解決房屋問題,讓市民安居樂業。
根據九龍社團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的調查顯示,不少受訪者認為自己需要較長時間方能達到置業的夢想。同時,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及維持辣招抱懷疑態度,認為其未必能協助青年置業。據報道,現居於劏房單位的八十後年輕人達一成,而按照現時的公屋輪候制度,他們很可能要等到成為中年人才有機會獲編配公屋單位;不少在職貧窮青年被迫面對呎價高企的劏房租金,容易對社會產生怨氣。
雖然現時的樓市有回落的跡象,但搭建一條清晰的置業階梯仍是非常重要。政府除了有必要提高公共房屋的供應量,作為長期平衡市場的槓桿作用外,亦有必要就青年短、中期的置業需求作更多規劃,如提供租金補貼、壓抑樓價、鼓勵與父母同住等,多方面協助青年找到居住的方案。同時,本會亦鼓勵政府興建「簡約」單位,增建居屋,考慮重推首次置業貸款等,協助青年解決住屋需要。
申請公屋人數屢創新高,現已逼近30萬大關。資料顯示,設有配額及計分制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增加至143,700宗,反映出青年對房屋需求的增加;現時,政府透過鼓勵和資助非牟利團體興建青年宿舍,以低於市值租金租予合資格的青年人及家庭。然而,青年宿舍計劃進度緩慢,遠追不上青年對房屋的需求。
我們相信,青年宿舍能為低收入青年提供另一住屋的途徑。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應加快及擴大有關的計劃,在各區物色地點興建更多類似的宿舍,以滿足青年的居住需要。而且,在釐定有關租金時,除了考慮市值租金的數據外,也要顧及目前低收入青年及家庭的經濟負擔,為他們在未來置業提供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