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平
下了飛機,乘「的士」進京城,見我提着大箱子,司機裝作沒看見,見本人實在提不動,才很不情願地下了車,沉着臉做他應該做的事。
打開車門,一股濃重的煙味撲面而來,不是剛吸的煙,是長年積存變得惡臭的煙味,夾雜着司機大佬長久沒洗的頭髮,穿了一件冬天沒換洗的棉衣,車內空氣實在難頂,冒着凍病的危險,打開車窗。
藍白色的座椅套,已經變成灰黑色,佈滿污水留下的痕跡,一團一團的像地圖,後座位前面有一個永遠開着的視屏,看不見影像只見土和泥,一條一道像抽象畫。頂風坐了一個鐘,熬到下車,司機大佬依舊不起身,只打開後備箱,似乎表示,行李取不取全在你,你要是不自己拿,我就拉走。聽話語司機是北京人,一向斯文有禮,愛乾淨講體面的北京人咋變成了這樣子?雖說這類服務和面孔的司機大佬不是太多見,但的士內的衛生不潔比比皆是,出租汽車公司只管出車,收車份錢,也應該定期檢查承包司機的車,除了安全還有衛生,這樣的車和態度怎麼能接載客人?
介紹來北京旅遊的朋友觀賞體驗京城文化,又碰一鼻子灰。北京旅遊用來招攬的地標是一條胡同和一條街。胡同叫做「南鑼××」,旁鄰什剎海,近鄰有王府,原本是一條祥和寧靜的老胡同,像個端莊淨雅的「北京姑娘」,為了旅遊接客,把「姑娘」變得塗脂抹粉,穿紅戴綠。酒吧、咖啡廳、餐廳林立,怪異的飲料,不入格的服裝,塗得像「柏林牆」的牆壁(形象但不恰當,柏林牆是有文化的)。類似「小土豆、大鴨梨、胖妞、小二」等以為有個性的店名,這是北京文化?不倫不類的洋玩意和古老胡同拼湊在一起,叫有特色還是有文化底蘊?
一條街叫做「大柵×」,老房子全部拆光,改建的老字號雖還留着,但已名存實亡。門框胡同的爆肚、褡褳火燒、白水羊頭、素齋、奶酪、酸梅湯、炒紅果......是吸引人逛這條街的引子,全都不見了,賣各式北京小商品的小舖子也沒有了,到處是千篇一律宰人的旅遊產品,一雙布底鞋要幾百上千,誰也不買。以老北京文化著稱的「大柵×」和其他旅遊景點的商業街沒區別,應該說還不如。
原來商舖林立,熱熱鬧鬧,人流不斷的前門,變得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馬路中一輛沒人坐的電車,無趣地來來去去,完全是擺設。幾百年歷史的前門外,自古被稱為「天子腳下」,如今空曠得讓人心寒加心疼。北京人說,這條街現在叫做「北京人不去,外地人去一次就夠」。
自稱為「京城文化」的地標,與文化沒有一點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