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港獨」給香港帶來暴力、混亂,令香港社會充滿戾氣,一個社會小矛盾都可以被分離勢力利用,演變成為暴力衝突。大年初一,旺角街頭暴亂,暴徒縱火、掟磚頭,追打警察,令人震驚,更嚴重損害香港的國際形象。暴力主義抬頭,破壞香港法治、穩定的商業社會環境,事件更暴露有人想把香港的水攪渾,讓世界以為,發生「佔中」之後,香港沒有最亂,只有更亂。
筆者曾經撰文提醒,要警惕「佔中」產生的暴力「破窗效應」,暴力一旦滋生,形同病毒瘟疫,不斷蔓延擴散。遏止暴力,已經到了不可不嚴陣以待的程度,制止暴力,香港警察要提高執法能力。
旺角暴亂導致近百名警員受傷,令人關注警方的裝備和訓練是否足夠。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於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指出,局方已即時檢視前線警員的個人保護裝備,包括在今年內成立兩支合共有340人的警察機動部隊大隊、斥資2,700萬元購入3輛人群管理特別用途車,以及購置更多隨身攝錄機,以提升現場搜證能力。
這些裝備都是必須的。我要提出的是,面對暴力行為有氾濫的傾向,香港警方的執法理念需要改變,前線警員積極應對暴力,提高執法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暴力行為失控,對市民無疑是一種負面的示範作用。過去一年多以來,香港暴力對法治的破壞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本應當對暴力採取依法制暴的警察,經常遭受嚴峻挑戰。有中學生就表示,自己對警察的尊重大不如前。這不能不令人憂慮,香港的法治、市民安全能否得到有力的保障?
香港警察是全世界最好的警察,因為執法文明理性,極受市民尊重。面對香港暴力行為日益增多,警察職責和功能極需重新思考和定位。
長期以來,香港市民尊重法治,循規蹈矩,社會穩定,雖然警察的執法功能慢慢發展為「服務型警察」,給人印象良好,社會宣揚的都是和顏悅色的「阿Sir」。因此,一旦面對暴力突發事件,面對兇惡冷血的暴徒,警方應對危機的能力備受考驗。香港重振法治之風,維護社會穩定,加強警方的執法能力刻不容緩。
香港警察保持服務的特別優勢,這是香港作為現代商業社會的需要,是香港良好營商環境的體現,也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標誌。
另一方面,香港社會越來越政治化,尤其是「港獨」分離勢力的抬頭,香港的安寧和諧正面臨挑戰。「港獨」是搞事的一族,香港社會安穩他們不舒服,千方百計策動在街頭暴力衝突。對打擊「港獨」勢力的囂張氣焰,防止暴力氾濫成災,警方應該給前線警員清楚指引,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法治的搞事者。這是香港警察在新形勢下的歷史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