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做好「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


梁振英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倡議,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的重要機遇。香港如何善用自身優勢,既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也為香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造福港人,是需要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的問題。我認為,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香港最重要的是做好「超級聯繫人」。

「一帶一路」為「超級聯繫人」創造更大空間

我經常說是「超級聯繫人」,用英語來說就是「super-connector」。「一國兩制」是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的基礎。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跟香港打交道,就是跟中國的一部分打交道;來到香港,也就是來到中國;但香港實行的是與其他中國城市不同的另一種制度,香港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以至語言和生活習慣,比較和國際接軌;香港同時得益於國家龐大的市場和高速的經濟增長。因此,香港自然成為國家與世界各地之間的共同平台和共同管道,有助世界各地聯繫中國內地。「一帶一路」倡議為香港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創造更大的空間。

「一帶一路」貫通亞洲、歐洲和非洲的經濟合作走廊,促進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加強各國在政經人文領域的合作。「一帶一路」的目標是實現「五通」,包括政策、設施、貿易、資金、還有民心上的互聯互通。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可發揮的範圍將不僅是金融和經濟,更能利用香港獨有的「一國兩制」雙重優勢,全面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

香港「超級聯繫人」的作用,並非單向「引進來」,還可以配合國家「走出去」的戰略。香港就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理想平台和夥伴。香港在金融、保險、航運、物流、貿易、法律等方面,人才濟濟,擁有熟悉國際市場、了解行業運作的專業服務人員,可以協助內地企業穩步地「走出去」。香港有超過二十個外國商會,代表了大批的世界各國的大小企業。內地企業來了香港,就可以集中和高效地與各國外商洽談業務。國家實行「一帶一路」倡議,並且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香港在融資、項目管理、風險管理、基建工程方面的經驗,將可大派用場。目前有接近1,400家內地和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匯聚全球的知識和經驗,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所需的資訊、國際聯繫和專業配套服務。

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需集思廣益

香港要參與「一帶一路」,需研究制定具體的執行策略。「一帶一路」沿線有六十多個國家,香港也有那麼多的產業,為了更好地擔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香港應該選擇哪些國家作為重點合作對象?什麼產業最適合發揮香港的優勢?怎麼去執行這個策略?簡單地用英語來說,就是Who,What and How,即什麼國家、什麼產業、怎麼去執行。這需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此,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宣佈,政府將成立由我主持的「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負責制定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策略和政策,並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負責推動研究工作,統籌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及貿發局、旅發局等機構,以及與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香港的業界、專業團體和民間團體聯絡。

我高興地看到,香港的學術界、各種智庫、企業界以至社團機構與特區政府部門一起,共同興起了一股研究「『一帶一路』與香港機遇」的熱潮,提出了大量極具參考價值的政策建議。香港文化協進智庫受全國港澳研究會委託,發揮兩地專家的互補優勢,聯手撰寫《「一帶一路」與香港》著作,不僅專設「國家戰略篇」,全面介紹「一帶一路」的國家倡議,而且分設「香港機遇.本地篇」和「香港機遇.合作篇」,分別研究「一帶一路」給香港帶來的各種機遇,探討香港與「一帶一路」相關地區包括與東盟、歐洲、上海合作組織、阿拉伯國家的合作。這些都是香港需要而目前又缺乏的研究成果,對於香港各界了解「一帶一路」對香港的重要性,對於中央有關方面和特區政府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將大有裨益。

是為序。

(本文為香港文化協進智庫叢書:《「一帶一路」與香港》一書的序言)

相關新聞
「港獨」令香港萬劫不復 須下重手制止 (2016-03-21)
廿四味:「學民」「收檔」改組 換湯不換藥 (2016-03-21)
做好「一帶一路」的「超級聯繫人」 (2016-03-21)
中國經濟不會硬着陸 港商僑商吃下「定心丸」 (2016-03-21)
必須依法嚴懲鼓吹、煽動「港獨」言行 (2016-03-21)
特朗普優勢日益明顯 共和黨抉擇更艱難 (2016-03-21)
名家時評:日本要回到與華共同發展的正軌 (2016-03-21)
依法懲處「港獨」 不能養虎為患 (2016-03-19)
公民黨與「港獨」同流合污 (2016-03-19)
必須正視「假難民」問題 (2016-03-19)
請「外來和尚」為中國市場「唱好經」 (2016-03-19)
司法覆核的反思 (2016-03-19)
「深港通」肯定通不容置疑 (2016-03-19)
來論:中央對「旺角暴亂」的定性和對港方針政策沒有改變 (2016-03-18)
廿四味:反對派討好「港獨派」玩火自焚 (2016-03-18)
兩會傳遞積極信息 香港應抓機遇謀發展 (2016-03-18)
事在人為 工務工程亟需務實審批 (2016-03-18)
警惕泛政治化的危害 (2016-03-18)
認清發展前景 引領青年行正路 (2016-03-18)
便利店東不幸遇害 不應標籤少數族裔 (2016-03-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