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賢 立法會議員(漁農界)
近日圍棋人機大戰舉世矚目,Google 研發的人工智能AlphaGo最終以四比一戰勝韓國冠軍棋手李世石。其意義重大之處,除了是贏了一個世界高手,也因為圍棋千變萬化如天文數字的可能性,亦可見現今科技如何一日千里,電腦計算能力如何強大。更甚者,亦令我們深思人工智能的智慧將達到什麼地步?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何等程度的方便,或是何等程度的衝擊?
人類對科技的憧憬,最具體的可表現在電影及電視片上。近期再掀起熱潮的《鐵甲奇俠》,以及10年前的《智能叛變》,港產片《百變星君》也形象地刻劃出我們對人工智能科技的想像,期望人工智能未來能夠在生活上給予我們前所未有的方便。但同樣,這類電影亦為我們帶來警示,若然製造人工智能的科學家心懷不軌,甚至發生「智能叛變」,又會為人類帶來何種程度上的威脅,若到時候與之對抗,我們又會否落得如目前韓國棋王一樣落敗的局面呢?
也許這是杞人憂天。不過由未來回到現代,我們又可否對這種有可能打敗人類的技術置之不理呢?舉個例子,立法會附近的金鐘麥當勞於改建之前長期出現排長龍的現象,如今改成以電腦自助售賣後,排長龍的情況大為改善,而店內的收銀員數目卻大幅減少。我並沒有麥當勞員工去向的資料,但從事件中不難看出,若我們放任科技發展,沒有相應對策,將對人類社會帶來負面影響,不能不考慮。
無疑,即使未到「智能叛變」的程度,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日新月異,讓不能適應科技發展的市民面對被時代淘汰的風險。然而莊子有云︰「物物而不物於物。」即使如AlphaGo如此強大的人工智能,仍離不開人類工程師們的開發、操作。同樣,面對高科技所帶來的危與機,人類,特別是政府,應該竭盡所能,將高科技的影響引導向正面發展,減少負面影響。政府近日推出「新農業政策」,除了提倡引入高新科技為農業提供可行方向,其措施對本地農業而言也是前所未有。然而更重要的是,政府將如何平衡以不同方式經營的農民的生計呢?引入科技,是將農民引向「發展」之途?還是將他們引向「淘汰」之路?這全在政府的一念之間。有否合適的政策,加以引導,還是放任不管?
李世石將落敗的原因,歸咎於AlphaGo不受心理因素所影響。我堅信,人類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全因為人類有自主思想,有理性良知,以及強大智慧。同樣我相信,只要政府強政勵治,政黨用心為民,科學家以「人為本」,即使我們會在圍棋、象棋比賽中輸給電腦,但對人類而言,科技終究還是生活的輔助品,人類仍將主導科技,對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