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政府昨日公佈,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370億元,較去年同月下跌20.6%。 中通社
農曆新春「百貨」竟「冇運行」 業界憂今年難翻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佩韻) 零售業是香港經濟的探熱針,香港統計處昨日公佈2016年2月份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70億元,按年勁跌20.6%,是17年來最大的單月跌幅。本應在農曆年有增幅的「百貨公司貨品」銷貨價值更錄得12.3%的跌幅。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鄭偉雄表示,業界正面對訪港旅客減少及本地消費力疲弱的內外夾擊,去年整年跌幅為3.7%,但今年首兩個月已錄得13.6%跌幅,形容「情況好得人驚,比2003年沙士時更差」,料跌勢會延續至7月至8月,更擔心今年難以谷底反彈。
港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16年首兩個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下跌13.6%,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按年下跌24.2%、服裝按年下跌11.4%、電器及攝影器材下跌26.7%。扣除價格變動後,今年2月份零售業總銷貨數量按年跌19.5%。
港府發言人昨日表示,今年首兩個月零售業銷售按年跌幅達雙位數字,除了受訪港旅遊業持續放緩的顯著拖累外,資產市場的整固亦可能削弱了市民的消費意慾,預料零售業銷售前景,短期內仍受制於疲弱的訪港旅遊業表現及不明朗的經濟前景。
鄭偉雄料3月份跌雙位數
鄭偉雄指,2月份是農曆新年,對本應銷售增長的鮮肉、百貨公司貨品等項目錄得跌幅感到詫異。
他續說,今年首兩個月均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數字反映訊息是市場不理想,差強人意」,並指3月份受復活節長假期影響,港人外遊變相減少本土消費,預料3月份有關數據會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
他認為,2015年8月起零售數據開始錄得微跌幅,在2月份更錄得雙位數字的跌幅,料未來數月亦有高單位數字或雙位數字跌幅,跌幅持續至今年8月。
零售業寒冬真正殺到,或會引起結業潮甚至是裁員潮。鄭偉雄相信,公司與業主傾談租約時會考慮市場情況,有機會考慮轉換店舖地點,亦有機會暫停擴充計劃。
他表示,3月至4月是零售淡季,零售商或會調配人手,有機會大幅減少兼職人手及暫擱加薪計劃,只希望市道稍後有所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