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子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將來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充分反映「一帶一路」是國家的大戰略和香港的大機遇,中央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獨特功能和重要作用,同時也體現了中央對梁振英的充分信任和支持,社會各界應支持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對香港參與「一帶一路」戰略作出的部署,齊心協力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的功能,推動香港經濟實現新的升級轉型。
張德江來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有助港人突破狹隘的本土意識,以廣闊的視野認識「一帶一路」的重要性,全面識別「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明確定位,使香港的人才、資金、金融服務等優勢,在更廣闊的平台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積極推動國家戰略的同時,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張德江促港人重拾高度機遇意識
機遇是成功的關鍵,但機遇只青睞有準備的人。港人從來都具有高度的機遇意識。香港騰飛的歷史,就是抓住國家發展機遇、靈活應變、艱苦奮鬥的歷史。上世紀中葉以來香港經濟發展的兩次轉型,都充分展現了港人的機遇意識。上世紀五十年代,大量移民、資金和技術從內地流入香港,香港採取出口導向政策,發展紡織、成衣、電子、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香港從轉口貿易港轉變為工業化城市,實現第一次經濟轉型;七十年代末,香港背靠祖國,抓住國家實施改革開放的歷史機遇,利用內地龐大的市場腹地獲得巨大商機,將製造業北移升級,帶動本港服務業的全面發展,實現第二次經濟轉型,成為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
然而,在製造業轉入內地的時候,香港沒有利用新的產業革命興起之機,發展各種新興產業,提升產業結構,樹立自己的新的優勢,在這方面落後於韓國、新加坡。更令人憂慮的是,世界日新月異,國家發展一日千里,但香港近年來卻陷入泛政治化的內耗泥沼,部分港人沒有讓自己放開懷抱,全面深入了解新的世界和中國,未能從畫地為牢的狹隘本土意識中走出來,機遇意識變得淡薄,偏離了視野寬廣、多元開放、海納百川的成功之道。在此情況下,張德江訪港將極大地促進港人重拾高度機遇意識,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
對於香港來說,「一帶一路」這個歷史性機遇千載難逢,能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機會和機遇,並對香港的歷史命運產生全域性、長遠性、決定性影響。這個歷史性機遇,香港一定要抓住,千萬不能喪失,正所謂「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中央支持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張德江來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有助港人了解「一帶一路」的核心內涵,是「五通三同」,「三同」是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五通」則是政策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香港抓住「一帶一路」歷史機遇,就必須與內地打造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並且以香港人流、物流、服務流、資金流、資訊流的「五流」優勢,與「五通」融會貫通,以擺脫經濟困境實現升級轉型。
特首梁振英提出,香港可以擔任內地和世界其他地區的「超級聯繫人」,配合國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戰略。梁振英提出的「超級聯繫人」概念,得到了中央的認同和支持。「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將探討「一帶一路」帶來的歷史機遇,研究香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張德江應梁振英邀請來港出席這一論壇,體現了中央對梁振英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是對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對香港參與「一帶一路」部署安排的高度認同和支持。
張德江訪港,不僅是對反對派誣衊施政報告有關「一帶一路」種種讕言的當頭棒喝,更重要的是啟示香港社會要齊心協力,支持梁振英帶領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充分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的功能,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做好自身發展與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努力實現「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有機結合,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實現自身更大的發展,再創更大的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