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中國作家陳忠實逝世,備極哀榮。習近平等幾位最高領導人都送了花圈,可見他的江湖地位。
不僅高官對這位著名作家表示敬意,他故鄉的父老鄉親都前來送行。殯儀館外,逾千人排隊進入靈堂拜祭。一本《白鹿原》小說瘋魔全國,被認為是「厚積薄發,深沉博大,具有史志意蘊和史詩風格,豪放雄渾,在對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和世界文明的衝撞融會中,找尋中華文明、中國精神的根由和動力,謳歌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
陝西華陰陳忠實老家的藝人張喜民說:「陳忠實不只像一個作家,他就是一個我們的農村人,沒有架子。他是大作家,但他的身上有着我們農村人的土質、土味和土話。」
的確是這樣,讀着他的名著《白鹿原》,沒有任何造作的情節,沒有文縐縐的話語,只有使人感到這是一個樸實農村的說書人。
著名文藝評論家蕭雲儒致送的輓聯是:「三秦文膽,華夏風骨,鑄忠實人格,筆蘊千鈞擔天道;終南氣象,灞原襟懷,育白鹿精魂,情含萬彙傳史音。」
《白鹿原》,被評為十分有鄉土味,特別是陝西華陰老腔的小說。我早年便讀過這部小說,有的情節已經忘了。當年曾有人批評這書有些情慾描寫,認為「兒童不宜」,但正是有關的描寫,增加了小說的鄉土味,於是才被改編為話劇和電影。
我手頭有兩本《白鹿原》,一本是一九九三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版的,另一本是二零零六年第八次印刷本,可知此書銷路之大。
陳忠實去世,在殯儀館場外,民間藝人用陝西華陰老腔的唱調來表達對他的哀思。許多著名作家,包括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副主席李敬澤、賈平凹、白燁、濮存昕、張鐵林等文藝界人士前往弔唁。陳忠實的遺體枕着一本老版的《白鹿原》。七十多歲的他,去得太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