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張德江幾句大白話情理交融打動港人


梁亮勝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

張德江委員長香江之行馬不停蹄,連續在不同場合發表談話,在香港社會激蕩起一浪接一浪的熱議。在香港社會各界歡迎晚宴上,委員長的講話熱情洋溢、推心置腹、情理交融,有幾句大白話,更展現了「唯仁者為能以大事小」的廣闊胸襟,本人有幸與會聆聽,感到很值得認真品味:一句「鄉土情懷人皆有之」,表現出對港人本土情懷的呵護之情,令港人覺得可親可敬;一句「折騰對香港沒好處」,讓港人聽之雲開月明;一句「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提醒港人重新撿回「初心」,回答好「熱愛祖國、崇尚法治、專心發展經濟民生」這三道題目;一句「近水樓台先得月」,讓港人看到希望。港人應該把這幾句話當鏡自照,走出政治爭拗的迷城,登上「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列車!

一句「鄉土情懷人皆有之」令港人動容

一是「鄉土情懷人皆有之」。

本來,本土意識的滋長,是為了喚醒藏於大家心中的集體意識,讓每一個香港人以自己的城市為傲,推動整個社會更加團結、更加向上。然而,本土問題卻被極端勢力騎劫,與分離、暴力綑綁,變成普通港人避之則吉的東西。張德江一句「月是故鄉明,鄉土情懷,人皆有之」的大白話,一下子拉近了與港人的感情聯繫;一句「我是東北人,我愛我的家鄉;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更是令許多港人聽之動容。對港人珍視自己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的本土情懷,張德江表現出呵護之情,令港人感到可親可敬;張德江一針見血指出,有極少數人打荂u港獨」旗號,不是本土問題,而是以本土之名,行分裂之實,違背 「一國兩制」的初心,也讓港人感到心服口服。

眾所周知,中央對內地的地方主義非常敏感,對台灣的本土意識向「台獨意識」轉變的趨向保持警惕,但對香港本土情懷給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和愛護,顯示中央對港人的包容和信任。

一句「折騰對香港沒好處」讓港人雲開月明

二是「折騰對香港沒好處」。

回歸19年來,立法會議政殿堂,不討論發展大計,整天胡亂拉布;從報章、雜誌、電影、讀物到普羅大眾的生活,充斥了怒罵指責和戾氣語言;胡鬧之路越走越險,竟然連「港獨」這種怪物都被催生出來。這次張德江委員長專門安排小範圍會見4名反對派議員,而反對派依然在嘵嘵不休提出一些無理的要求,如所謂「撤換特首、落實真普選、停止干預香港事務」等等,哪裡有香港待人尊重之道?更何曾看到高喊民主者理性對話的風範呢?「折騰對香港沒好處」,就是針對這些人講的,聽得進去,香港雲開月明;繼續置之不理,恐怕只會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良言,吃虧眼前」。

三是「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火焰山是《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路上九九八十一難之一。想起來也頗讓人傷感。香港當年享有「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美名,這座全球各地前來取經學習的「東方明珠」,怎麼會落到重走取經之路呢?張德江講話中有一條點明得實在太好,那就是「勿忘初心」。香港走到今天,有些人把「初心」迷失了:香港人在殖民統治時代都沒有減退的愛國心,被今天的「本土問題」給沖淡了;香港人敬畏的法治,被搗亂分子和法庭輕判給沖淡了;香港人「埋頭搞經濟、不管人家閒事」的發展思維,被社會撕裂和街頭政治給沖淡了。今天的香港要跨過攔在我們面前的這些火焰山,歸根到底,還是要重新撿回「初心」,自己回答好「熱愛祖國、崇尚法治、專心發展經濟民生」這三道題目。

一句「近水樓台先得月」讓港人看到希望

四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長期以來,香港經濟社會發展苦於找不到新的增長點,一直徘徊不前。「一帶一路」可以說是香港目前可以看到靠譜的重大發展機會。在全球紛紛搶乘這列中國為主導的發展列車時,我們香港有些人對於國家的這份好意,卻好像一直都熱情不高。雖然特區政府官員、商界領袖近年來在大小場合宣傳該戰略對香港有重大商機,但是反對派一直大唱反調,甚至指香港特區政府積極參與該戰略,是為「討好中央」。張德江委員長的演講大量篇幅提到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勢,強調國家在設計「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時,均把支持香港參與作為最重要的政策取向。在目前香港政治爭鬥的複雜狀況中,國家依然力撐香港,對各種誤解和噪音仍然包容和理解,依然苦口婆心進行勸解,希望香港擺脫內耗,能夠積極參與國家發展戰略,謀發展、保穩定、促和諧,和國家一起進步。

總的來說,張德江委員長這幾句大白話,不僅展現出國家領導人的宏大思維,也展現了「唯仁者為能以大事小」的廣闊胸襟。我們香港人應該把這幾句話當鏡自照,走出政治爭拗的迷城,登上「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列車,找到發展的思路,找到未來的出路!

相關新聞
戲院伴民甲子 皇都恐成歷史 (圖)
皇都戲院娛樂大事記 
微觀點:保育經濟角力 考驗長遠眼光
特寫:獨門「真體字」 「生招牌」王國興 (圖)
專家點評:建築欠歷史價值 「升級」機會微
話你知:「遠東僅有」難考證
三代熟客 (圖)
小龍人龍 (圖)
昔日好景 (圖)
譚惠珠盼中央與反對派多渠道溝通 (圖)
「反對派應與中央正常溝通」 (圖)
相信「一國兩制」是最佳出路
倡「一帶一路」港角色有具體安排
微觀點:反對派擺脫尷尬 還需政治勇氣
「一丹獎」落戶香江資助教研 (圖)
官員有Say:若棄「一國兩制」 港失最穩固依靠
官員有Say:拓嶼模型輔助說明非隱瞞
話你知:「網絡公益教父」 投身慈善教育
「一丹獎」詳情
探索本土系列:風俗習慣終更替 多元自由不可遺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