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雙城記:國宴第一宴

2016-06-10

何冀平

寫民國劇本涉及舊時北平的六國飯店,一直以為北京飯店前身就是六國飯店,原來兩回事。

一九零零年,北京崇文門蘇州胡同南邊開了一個小酒館,東主是兩個法國青年,賣煎豬排、熱狗還有葡萄酒,這裡離東交民巷外國兵營很近,很快就把思鄉的英法德意士兵全吸引來了,生意大好。一九零三年小酒館搬到了東長安街南口王府井,建起六層樓,掛上了北京飯店的牌子,成為當時北京最高的樓房和最大的飯店。

走進北京飯店東大廳,一進門就給人感覺與眾不同,一架豪華的古董鋼琴,是現存於世最古老的蓓森朵夫琴之一。蓓森朵夫鋼琴被稱為維也納音色,蓓森朵夫鋼琴中最華麗的頂級收藏品,金屬部件均由黃金鑄造而成。一九四九年之後,北京飯店因為離天安門和中南海近,成為北京最重要的酒店,開國第一宴就在北京飯店舉辦。

北京飯店幾經易手,但最早東主是法國人,一直還是以西式法餐為主。國宴必須用中餐,周恩來決定以淮揚菜為主,倒不是周恩來有個人偏好,國宴請的外國賓客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人士、富商、政客、名流,他們吃過見過,不能讓他們覺得「小米加步槍」的共產黨是土包子,周恩來是江蘇淮安人最熟悉淮揚菜,親自把關,保險他們挑不出任何差錯。北京飯店按照總理的指示臨時搭起一個中餐廚房,從玉華台飯莊請來九位頂級大廚,個個都是高手,辦宴席是他們拿手好戲,但要做六十桌,供六百人同時進餐還是有難度。魚翅、海參、扒鴨、燕菜湯、獅子頭可以預早燒出半成品,紅燜大蝦、鮮蘑菜心、乾燒魚、大煮乾絲等必須現做現吃。廚師長姓朱,十九歲就師從名廚,手藝上乘沒的說,但也從來沒做過這麼大的宴席,就算做過宴席,大廚的責任也是只侍候好最重要的主桌就行,這次是國宴,桌桌不能馬虎。朱廚師長想出來一個辦法,就用「大鍋菜」,一口碩大的炒鍋,一鍋能盛六十盤,保證色香味火候一絲不差,真考功夫。

自成功的國宴第一宴開始,北京飯店擔當了國家所有的重要宴席。一九七二年尼克松訪華,來的第二天,尼克松夫人哪兒都沒去,先來到北京飯店,她不去餐廳吃飯,而是來到廚房,說是參觀,其實她要親眼看着廚師做,炒一盤,吃一盤,原來為她準備的一桌菜都沒吃。中國菜最講火候,現做現吃才品得出原味,不知是哪位中國通的指點,還是她真是食家。吃完她讚不絕口,承認北京飯店是中國烹飪的大本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