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生活語絲:讀《我們仨》

2016-06-08

吳康民

著名女作家楊絳以一百零四歲高齡辭世。這位多才多藝的楊絳以小說《洗澡》、散文集《幹校六記》和《我們仨》等著名於世。而且一門三傑,夫君錢鍾書、女兒錢瑗都以寫作著名。錢鍾書的《圍城》,更是我們年輕時很欣賞的小說。

楊絳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與費孝通同班。後入清華研究院,結識錢鍾書並結成夫婦,又偕同去英、法留學。女兒錢瑗,則在他們留學英國時出生。

楊絳精通英、法語言。為要翻譯著名的西班牙小說《堂.吉訶德》,又自學了西班牙語。她譯的《堂.吉訶德》,被認為是優秀的翻譯佳作。此譯本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西班牙國王訪問中國時,被作為禮物贈送。

中國女作家的散文素以有樸素而真摯的情感著稱。前有丁玲、冰心等,後則有楊絳。

《我們仨》記錄着她家錢鍾書、楊絳和女兒錢瑗的往事,文字充滿溫馨和失去女兒的傷感。「老人的眼睛是乾枯的,只會心上流淚。」老夫老妻,很難接受獨女的早逝。錢鍾書寫道:「我知道她是不放心,她記掛着爸爸,放不下媽媽,我看她就是不放心,她直在抱歉。」

「自從失去阿圓(錢瑗的小名),我內臟受傷,四肢也乏力。」

失去親人之痛,我也完全感受得到。去年十月,老伴西歸,至今半載。每每見她遺像,不禁心中流淚。午夜夢迴,也會拿起伴在枕旁的老妻遺照沉思。楊絳和我,大概都是感情的動物,心靈相通。

因為楊絳老人的去世,我又捧起《我們仨》重讀一遍。

平實的文字,感性的敘述,就是一些生活瑣事,在她娓娓道來,仍然引人入勝。

楊絳在「我們仨」中已有兩位離世之後,深居簡出,直到九十二歲高齡之後,方才重新提筆,寫出這本《我們仨》,一時成為全國暢銷書。

老人以一百零四歲辭世,真是「福壽全歸」。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