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勝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
無論香港面對什麼樣的困難,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存在什麼樣的爭論,都不能抹殺回歸十九年來,香港社會各界所付出的努力,更不能否定香港所取得的成就。看看這些數字吧:香港GDP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5年的2.39萬億港元;人均產值居全球第七位;財政儲備高達8461億港元;失業率長期維持在3.3%至3.4%低水平,堪稱全民就業;香港是全球第六大證券市場和第五大外匯市場、第九大貿易經濟體、全球最大集裝箱港口之一和第四大船舶註冊中心;香港連續22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在世界最便利營商城市中名列第二;香港吸納直接外來投資排名世界第二;香港今年再次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香港參與了5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活動;特區護照已獲15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等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些讓外界羨慕不已的數字,身在香港的人更應該感到鼓舞,增強信心。
數字顯示香港十九年發展進步
回歸19年來,香港經濟保持持續平穩發展。1997年至2013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實質增長3.4%,人均本地生產總值按美元累計增長39.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3年數據,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香港本地生產總值位居全球第三十五位,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位居全球第七位。香港GDP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5年的2.39萬億港元。至2016年4月,特區政府所擁有的財政儲備高達8461億港元。香港的失業率更長期維持在3.3%至3.4%的低水平,堪稱全民就業。
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依然穩固。根據2014年的統計,香港是全球第六大證券市場和第五大外匯市場,是全球第九大貿易經濟體,還是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港口之一和第四大船舶註冊中心。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空港之一。
香港營商環境整體保持良好。連續22年,香港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世界銀行對全球185個經濟體營商環境的排名中,香港多年位居前列;世界銀行《201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香港在世界最便利營商城市中名列第二;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15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於2014年吸納直接外來投資為1,030億美元,排名僅次於中國內地(1,290億美元),卻在美國(920億美元)及英國(720億美元)之前;今年5月30日,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發佈本年度的全球競爭力排名,香港再次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
香港發展空間更加廣闊。在國家的支持下,香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擴展對外交往獲得廣闊空間。回歸以來,香港以適當身份參與了5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活動,並以「中國香港」名義在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中發揮積極作用。世界銀行年會、《財富》全球論壇、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世界電信展等一系列重大國際活動在香港成功舉辦。目前,香港特區護照已獲得世界15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證入境或落地簽證的待遇,遠超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2006年11月9日,由中國政府推薦的香港前衛生署署長陳馮富珍當選世界衛生組織新一任總幹事,並連任至今。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在聯合國專門機構中擔任最高職位。
種種衝擊考驗彰顯各方付出巨大努力
毋庸諱言,香港回歸十九年來,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從外部來說: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美國科網泡沫爆破、2001年紐約9.11恐怖襲擊、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觸發的金融海嘯。從內部來看,「禽流感」、「沙士」、違法「佔中」、旺角暴亂等等。這些天災人禍對香港社會發展和「一國兩制」事業都造成了嚴重衝擊。
這些嚴重的衝擊和考驗,不僅表明香港的「一國兩制」事業確實經歷了曲折磨練,更讓人看到從中央到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為了香港的繁榮穩定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香港市民清楚看到,中央一直全力挺港,協助香港渡過難關,成為香港的最強後盾。三位行政長官、四屆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都為香港的發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別應該看到的是,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面對相當困難的社會環境,奮發有為,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很多新舉措,也取得初步成效,極為難得。習近平主席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評價梁振英,可謂是畫龍點睛。
困難雖不少 機遇卻更大
也要看到,香港現在確實面對不少困難:不僅社會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衍生的民生問題突出,經濟增長放緩,傳統優勢弱化,更有泛政治化引發了社會激烈的爭論和政治對立。更加應該看到的是,當前大勢對香港的發展非常有利。最重要的是祖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實施「走出去」、「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等戰略,為香港帶來了重大機遇,而中央始終重視香港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香港在「一國兩制」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只要各界能夠攜起手來,把握機遇,就一定能夠實現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