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數據生活 > 正文

財技解碼:脫歐迷霧如何定驚

2016-07-11

曾盼英國脫歐衝擊漸被消化的金融市場打回原形,此反映全球正陷未明朗境地,全球何時「定驚」,還看各國央行尤其英國新領導層能否盡力撥開迷霧,但這須待時日。

一度憧憬英國脫歐陰霾消散的環球金融市場,近日又因脫歐憂慮再陷劣勢,股市明顯回吐,港股恒指前周回升後上周又跌230點,英鎊上周更貶至31年新低。資金湧向債券、黃金與日圓等避險。

英國金融體系已見趨緊跡象。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與隔夜利率掉期(OIS)之息差是衡量銀行間願意放貸的指標,也反映銀行體系的穩定程度。過去4年,作為指標的3個月英鎊LIBOR-OIS息差大多處於10至15點子的窄幅區間內,公投前僅約17點子,目前息差擴闊至33點子,為2012年8月以來最高。不過,相較之下,2008年11月息差則超過300點子。這反映市場現時的悲觀情緒遠沒那時嚴重。

英房產基金掀壞賬風波

無可避免的是,英國脫歐正將全球推向一個不明朗的境地。當地物業市場首當其衝,至今已有7隻房地產基金暫停贖回,房產基金流動性出問題,會迫使市場以低價沽售物業套現,推跌物業價格,累及銀行按揭貸款資產。

市場深受脫歐驚嚇後,又再重新檢視有否其他未爆舊炸彈。例如市場又再關注意大利銀行壞賬處理問題。雖然現時有聲音會由意國政府注入資金挽救,但由於有違歐盟條款,故此能否解決仍未明朗。

能否為全球撥開迷霧,關鍵之一還在各國央行,尤其作為始作俑者的英國,政府新領導層拿出怎樣的脫歐路線圖以至時間表,將是其政局何時趨穩,環球金融經濟能否趨向穩定的重要一步。

■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羡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