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特稿:同遊港島東 港生見親民葉太

2016-08-26
■葉劉淑儀與青年人同遊港島,到訪太古城、太安樓。 fb圖片■葉劉淑儀與青年人同遊港島,到訪太古城、太安樓。 fb圖片

「葉太在我的印象中是一個堅強、獨立、能幹的女性,昨日與她一起行街市、食飯,又見到她親民、溫和的另外一面。」近日與新民黨立法會香港島候選人葉劉淑儀同遊港島,到訪太古城、太安樓的一名女學生如是說。葉劉淑儀在facebook介紹,東區有兩個有趣且對比強烈的地方:太古城和太安樓。太古城是著名的中產屋苑,地方井井有條;太安樓則多姿多采,有許多地下小食店。她又和青年人探討香港基本法、2047香港前途問題及青年置業等議題。

葉劉淑儀日前與青年人一同探訪港島區太古城、太安樓,賞中產屋苑,品太安樓美食,又和他們探討香港基本法、2047香港前途問題及青年置業等議題。

基本法永有效無「懸崖」

葉劉淑儀強調,一個法律除非正式修改或正式撤回,否則將永遠有效,香港基本法並無所謂「失效期」,所以根本不存在2047的問題。針對外界傳言「2047地契懸崖」,她曾就此向地政署求證,獲答覆指目前的地契續期均以50年為期,銀行仍持續批出30年按揭貸款,根本不存在2047年後香港土地要交回內地及地契續期問題。

她又剖析了青年問題,強調青年人首先面對「買樓難」問題,「不知要儲到幾時才能成家。」同時,青年人面臨競爭激烈及經濟架構狹窄、可選擇行業少等困局。葉劉淑儀指出,「香港要補底,也要拔尖。政府應推動多元發展,不僅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程度稍差的也都要補底。拔尖和補底永遠都是教育的目標。」

葉劉淑儀指出,在新民黨的建議下,特區政府於去年撥出3億元港幣,每年資助100名本港學生赴海外留學,專業包括金融、會計、音樂、戲劇、教育、文學、獸醫、樹木管理等多個領域,為社會培養多元人才。

倡擴產業推金融科技

她補充,香港經濟結構狹窄,支柱產業競爭力下滑,經濟增長欠動力。四大支柱產業長期佔據本地生產總值過半比例,除了窒礙經濟多元發展,亦間接擠壓青年的工種選擇。同時,政府多年來均未有為香港制訂產業政策。葉劉淑儀提出兩項經濟發展綱領,包括擴闊產業結構及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

同行的青年人均表示對葉劉淑儀的了解加深一層。有女同學表示,葉太在其印象中是一個堅強、獨立、能幹的女性,昨日與葉太一起行街市、食飯,又見到她親民、溫和的另外一面。有男同學則指,當日的掃街活動令其看到一個與以往印象中完全不同的葉太。

排在葉太候選名單的謝子祺表示,自己於2008年葉太參加選舉時與其結識,後由助選團義工轉為議員助理。他認為,做葉劉淑儀的議員助理,學到最多的是葉太豐富的政府經驗。

「做議員助理、地區工作,好多時要與政府部門打交道,葉太知道政府內部的處事方式,又認識很多人。有時落街聽到街坊訴求,若關乎政策問題,葉太很快便能分析出哪些建議可行而哪些不可行。在個案具體處理的細節上,葉太又知道應該找哪個部門,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最好解決。」他笑言,這些是其他議員未必能做到的。

謝子祺:她能做好調和角色

他補充說,現時親政府議員與反政府議員之間分歧越來越大,民間與政府對不同議題的看法也有很大不同。葉太在兩者間可起到有效的調和作用。「葉太與兩邊議員的關係都不錯,又有議員及政府工作經驗,相信能在兩級分化嚴重的現實環境中扮演好調和角色。」

葉劉淑儀最後強調,新民黨將一如以往,繼續服務東區,協助改善社區問題。隨後與競選團隊共同喊出口號:「我們一起贏返香港!」「Win Back Hong Kong!」 ■記者 文森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