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立法會選舉期間進行的滾動民調,有關結果一直被各方批評可能誤導選民,有人更質疑該民調是為反對派「告急」之用。贊助該民調、每天報道有關結果的有線電視昨日宣佈,由於民研計劃將本月21日至下月1日的民調數據,整合在反對派「衛星組織」「民主動力」的「五千人民調」內,用於政黨調整選舉策略,身為傳媒機構不宜參與「政治操作」,故決定由昨日開始停止公佈有關的民調結果。
「民主動力」此前要求港大民研在進行電話訪問時,要同時提到候選人名單中排名第一及第二者,民研計劃已然「屈服」,而事件有戲劇性發展:有線新聞和有線電視新聞台昨日突然宣佈,由即日開始不再公佈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立法會選舉滾動民調數據」。
稱不宜聯政治組織贊助
有線解釋,他們在本周三得知由本月21日至下月1日的民調數據,將會整合成「民主動力」的「五千人民調」,及於下月2日,即選舉前兩天公佈結果。「民主動力」則在其網頁宣傳稱,該5,000個有效樣本的民調具指標性,方便政黨調整選舉策略,以增加贏取議席機會。有線作為傳媒機構,不適宜與政治組織共同贊助作選舉工程之用的民調,故決定由昨日開始,不再公佈滾動民調的結果。
「民主動力」昨晚發出聲明,稱對有線的決定感到「詫異」。
他們聲稱,港大民研早前公佈的滾動民調,除了3間傳媒機構共同贊助之外,「民主動力」亦有贊助,分別為提名期、每天更新之滾動民調及本月尾至下月1日之大型民調。又稱有關數據屬於公開資料,各參選成員及組織不分政見立場均能使用,並不設政治審查,故不明白有線新聞為何如此介意報道與該組織共同贊助的滾動民調,但稱會尊重傳媒機構的決定云云。
「民動」召集人趙家賢為民主黨成員,其餘幾名發起人均為今屆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包括工黨的李卓人及張超雄,民主黨的何俊仁、劉慧卿,「街工」的梁耀忠和報稱獨立的鄭家富等。
改調查方式疑作催票
有反對派中人私下透露,一般市民對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尚有少少尊重」,但是次他們受不了反對派的壓力,在匆忙的情況下更改了調查方式,令人譁然。而變動帶來極為嚴重的惡果,就是令外界質疑數據是否屬實,是否為了「某團隊」催票,斷送了作為學術機構的中立性和超然地位。
根據民調的初步數據,應「民動」變更後,在調查時讀出排在候選人名單第二位者,僅對其中5張「抬轎」名單較有利,其他反對派名單沒有任何得益,但就打爛了港大民研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