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乙認為,改變戲劇本體,最關鍵的是解決表演的問題,在他看來,傳統戲劇中,演員的表演是一個單一的線條,「起承轉合、矛盾衝突、情節,一條線。」而真正的演員要在舞台上生活,所呈現的是多面向的空間、非線性的線索,「有意識,有無意識,有下意識,還有潛意識,同時存在。」聊着天,腦子裡可能會突然記起房門忘了上鎖,手也許不經意地摸着杯沿......一種鮮活的生活狀態是不可能只跟隨邏輯簡單粗暴地呈現。要實現這種表演狀態,需要挖掘文本中不同層次的文學深度,當把一層層的意涵抽絲剝繭般同時呈現,建立起非線性的表演思維,「這才是生活」。
將飾演普羅米修斯的演員林熙越與李六乙合作多年,談到如何達到導演這麼複雜的表演要求,他笑着說演員千萬不要揣摩導演的心思,而要最簡單地去看待自己的角色。回到最基本的起點,「從有人開始,那人都一樣。你首先得演得像個人。」他認為演員在台上演的是「空白」,「需要演員在舞台上和舞台呼吸了,然後傳遞給觀眾。現在可能百分之六、七十的演出中演員沒有明白這一點,他沒有在台上好好和舞台呼吸一下,沒有真的鬆下來。不同的層次只有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展現,而能將多層次的空白以獨特的方式展現出來,這人物就是鮮活的。如果能建立起這種表演的習慣和狀態,就不存在悲劇、喜劇、正劇,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這樣的。」表演是假的,但如果能在台上呈現如同生活中一樣多面的空間和生動的生活狀態,那就是高明的「騙術」。「觀眾很好騙,但怎麼騙,是你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