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憶中流逝的不僅有實物,還有曾存在過的關係、感受、情緒、想法。滄海桑田,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留住回憶?本地著名陶藝家羅士廉將在其最新的陶藝作品展「片刻」中,重塑那些生命中出現的物件,以代表別具意義時空。對觀眾來說,這位六十後藝術家的記憶片段中很可能蘊藏了不少港人的共同回憶。羅士廉主要從事雕刻陶藝、裝置藝術及功能器物的創作,他認為即便是舊的景物,但自己在檢索、重組、感受中修復舊的情懷。對羅士廉而言,利用陶土單純直接燒製後的物件,反而得到了永恆,因為記錄當下不斷消逝的重生,重現已經遺失的,等於親手建造延續。因此本次展覽中,觀眾會在展覽現場見到作者母親的衣車、阿姨送的收音機、第一部的家用電話、送給自己的二手鋼琴等物件的陶藝再現,他們都寄託着陶藝家自身重重疊疊的思緒與對家人的依戀。羅士廉說:「手藝、物料和物件自有一股勾起回憶的力量,我在探索個人回憶的同時,也是在探索這個時代的回憶。科技日新月異,很多事與人都快速被取代或消失。上一代出現的事物,下一代極有可能根本沒見過,如錄影機及錄影帶、火水爐等。而今次展覽中不但是對回憶的勾畫,也是和正消逝人、事、物的一種對話。」■文:趙僖
日期:2016年9月30日至11月10日
地址:香港上環新街15A號地下巨年藝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