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時代已進入網絡化,文人寫稿不用再像以往一樣,一筆一劃地爬格子,而是清一色用電腦寫稿;通信也不用書寫了,用伊妹兒(Email)或微信,既簡便又快捷。
書寫的年代已逐漸遠去。文人的信札、手跡已成為歷史陳跡。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做過當代中國作家研究,編過文學和文化雜誌,與文化人接觸和交往特別多,也收集了一些文人墨寶、手跡。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署理院長陳致教授告訴我,浸大六十周年,希望舉辦一次「現當代名作家手稿書畫展」,囑我提供展品。
多年前,我曾在香港城市大學藝廊舉辦同類展覽,反響頗大。在這次展出基礎上,我再增加一些品種。
信札太多,我只能抽出其中一部分。
巴金的信札有十三封之多,他都是用鋼筆書寫的。他晚年身體不大好,字體很小,卻很清晰。內容大都是談他的創作經驗和近況,其中內容不少涉及他寫《隨想錄》的點點滴滴。
他的繁體字版《隨想錄》是在八十年代初由香港三聯書店出版,我當時負責三聯書店編輯部,所以就出版繁體版的《隨想錄》問題與他有過書信來往。
這次展出的還有巴金《隨想錄.總序》及《隨想錄》繁體版的序言原稿。
今年是巴金《隨想錄》出版三十周年紀念,巴金一再彰顯「說真話」的精神。在假話滿天飛的今天,重溫這些信札,令人對他崇高的人格,肅然起敬。
在作家的信札中,我收有蕭乾信件共有七八十封。
信札牽涉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他的書稿、生活、近況等等。
他是一個熱心人,他還向我推介不少海外文化界朋友。他的字比較潦草,但仔細辨認,還是可以讀明的。此次共展出四封。
俞平伯先生的信札特別珍貴,都是在八十歲以後親筆寫的信,共有二十七封。這次展出四封。
錢鍾書的信札都是用毛筆寫的,如他的文章,揮斥方遒,龍飛鳳舞,蒼勁而逸致,很有收藏價值。
關於墨寶方面,沈從文、俞平伯、茅盾、葉聖陶、蕭軍、端本蕻良、汪曾祺、饒宗頤、容肇祖、張充和、蘇局仙、余英時、周策縱、洛夫都是文人、作家兼書法家。
蕭紅的三個男人-蕭軍、端木蕻良、駱賓基,我與他們都有較多交往,這次展出三個人的墨寶。
當代的,我只選出莫言及賈平凹等。
值得一提的是,蘇局仙的書法,是他於一百零八歲時贈給鄭逸梅先生,再由鄭逸梅轉贈給我的。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