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國家基因庫運作 載萬物遺傳密碼

2016-09-23
■深圳國家基因庫開業儀式暨「健康中國先行者」倡議活動在深圳大鵬新區舉行。  中新社■深圳國家基因庫開業儀式暨「健康中國先行者」倡議活動在深圳大鵬新區舉行。 中新社

首期存生物資源樣本超千萬份 冀打造中國版「挪亞方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古寧 深圳報道)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昨日在深圳開始運營,這座目前中國唯一的基因庫將在生命科技時代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這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數據庫(DDBJ)後的第四大基因庫,也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基因庫。這個依托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的國家級基因庫,目前已存儲多種生物資源樣本超過1,000萬份。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稱,國家基因庫類似「生命銀行」,可以保存每個人一生中所有關鍵階段的生物樣本,可以在身體機能衰老或惡化的時刻派上用場,甚至在關鍵時刻救命。

深圳國家基因庫投建於2011年,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工程投資7.8億元。目前,國家基因庫已存儲多種生物資源樣本1,000萬份,並計劃在二期擴展到存儲三億份樣品。國家基因庫主任梅永紅以「三庫兩平台」介紹國家基因庫,指國家基因庫不僅是數據庫,也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除了基因、蛋白、分子、影像等多組生物信息數據庫(「乾庫」)和多樣性生物樣本、物種遺傳資源庫(「濕庫」)外,國家基因庫還引入了「活庫」,將存儲的內容擴展到動物資源、植物資源、微生物資源和海洋資源。而在生物活體庫方面,則希望打造成為中國的「挪亞方舟」,保護和保存世界約30萬種植物、百萬種動物、近千萬種微生物活體資源。

基因庫比銀行金庫還寶貴

據了解,國家基因庫還有兩個平台,數字化平台和合成與編輯平台。通過「三庫兩平台」,解決基因數據的「存、讀、懂、寫、用」。梅永紅稱,國家基因庫承載茪H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通俗地說,就是把全球的生物資源都收集起來,用測序儀讀取萬物的遺傳數據,用超級電腦算出結果,用合成與編輯平台寫出生命代碼,最後再用來為人類服務。由此,「基因庫是生命科學的『國庫』,比銀行的金庫還寶貴」。

「對於個人而言,很多資源不可再生也無法逆轉,國家基因庫留存的細胞等資源,是為大眾享受未來醫學健康進步的好處作準備。」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徐訊舉例說,如果保存了年輕時的皮膚幹細胞,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實現皮膚再生,返老還童;現在健康狀態下的免疫細胞,說不定可以在以後自己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時,幫助恢復免疫能力。

記者也了解到,國家基因庫已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國際生物和環境樣本庫協會、全球生物多樣性聯盟等100多家國內外科研機構、行業組織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生物進化機制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

將會是超越國界開放平台

「國家基因庫是開放的平台,一個基因庫擁有的資源總是有限的,我們希望通過更好的機制,讓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基因資源能被我們充分認知和利用。」梅永紅說,未來國家基因庫一定會超越國界,成為全球範圍內具影響力、形成更多資源聚集的機構。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