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墨子號」功臣親談量子通信

2016-09-25
■潘建偉介紹量子通信的研究和最新發展。 梁祖彝  攝■潘建偉介紹量子通信的研究和最新發展。 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希雯)創科博覽成功邀得6名「國寶級」科學家進行專家論壇,與香港市民及業內人士交流分享。其中早前成功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有關項目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昨日便主講了「量子通信的絕密世界」講座及座談會,與香港學者對談及闡釋相關研究發展,現場約有500名觀眾,座無虛席。潘建偉在會後接受訪問時表示,現時中國的量子通信領域已達領先水平,而香港的大學於量子科技等領域較以往有進步,希望將來有更多合作機會。

目前眾多研究通信技術的科學家,均希望提升傳訊的保密度,而量子通信是可避免訊息被竊聽的尖端新技術。隨茪什磥W月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可與地面接收站測試量子傳信技術,被視為開拓通信技術嶄新領域的突破。在昨日的講座中,潘建偉便親身闡釋有關研究發展。

潘建偉:無法破譯 截聽即知

量子通信技術是利用量子處於糾纏狀態下的特性,將一對對量子透過發射光波,分別傳輸到地面的訊號站。潘建偉介紹指,量子通信是不可破譯的,因為量子不可被分割或複製,如果傳訊中途有人嘗試截聽,定會立刻被發現,因此保密度非常高。量子通信在軍事、國防、金融等訊息安全領域有茩咫j的應用價值和前景,被視為全球下一代通信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在構建廣域量子通信體系方面,目前內地已建立起衛星與地面通信通道,展望未來可建立全球化量子通信基礎設施,以至完整的量子通信產業鏈。

在座談會環節,香港學者包括科技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羅錦團及城市大學物理及材料科學系助理教授王欣亦有參與其中,為觀眾說明量子通信的科學試驗。羅錦團就傳輸量子技能問題向潘建偉提問,欲了解衛星在傳輸量子到地面接收站時,接收站如何在眾多光源干擾下,準確測量出指定接收的量子。潘建偉指,雖然技術上是非常困難,但可以做到,首先是傳輸量子的光源要有特別設定,一是只在特定時間傳輸,所以地面接受站只需檢測特定時間傳來的光源;另一則是,傳輸光源波長設定是非常短,方便接收站作篩選;而在運作上,現時都只在天氣晴朗的晚間作傳輸。

港研究進步大 盼有更多合作

座談會後,潘建偉接受本報等多個媒體訪問,他直言,觀乎現時國際量子物理學研究,中國於量子通信領域已達領先水平,至於其他領域,則尚需要努力與歐美等國競爭。他又提到,香港學者包括中文大學教授劉仁保及科技大學教授杜勝望等,於量子科技等領域研究都與內地科學家有很好的合作,發展空間非常大,特別是他觀察到香港近年於相關方面有很大進步,希望將來有更多合作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