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城規會昨開會聽取公眾對《東涌市中心地區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的意見,城規會共收到28份申述,當中只有1份支持,其餘27份均屬反對意見。有環保團體認為,將東涌谷及東涌灣部分土地劃作住宅用地,會影響河溪生態。規劃署強調,據環評報告顯示,該區生態不會因發展而有不良的影響。
規劃署:生態價值低
該草圖計劃修改現有規劃區的範圍,將東涌市中心地區現有的發展及東涌研究建議的發展區納入其中,並把東涌谷及東涌灣部分土地劃作住宅用地(甲類)。規劃署表示,是次修訂主要涉及部分完成發展用地的劃界,及改劃部分用地及將黃龍坑一帶列為自然保育區。
會上有市民表示,應取消將東涌谷及東涌灣改劃為住宅用地,又擔心在東涌河東岸東面建高密度住宅發展項目,會造成空氣污染;多個環團亦反對在東涌河東岸發展住宅項目,擔心會破壞河溪生態。
規劃署回應指,該兩個項目毗鄰東涌道,生態價值低,適宜發展住宅,亦已考慮附近鄉郊及自然環境,根據環評報告顯示,其生態不會因發展而有不良影響。
另外,環團又關注把黃龍坑列為綠化地帶及自然保育區,不足以保護該區生態。環團指出,黃龍坑是盧氏小樹蛙、北江光唇魚等物種的棲息地,更被漁護署列為具重要生態價值的河溪,擔心隨着東涌有愈來愈多發展,令黃龍坑一帶會成為傾倒泥頭的地方,要求將黃龍坑剔出於分區計劃大綱圖,改為納入發展審批地區草圖,若未來區內出現破壞,政府能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