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六中全會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今日召開,將討論研究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預示着中共全面從嚴治黨進入新階段。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兩項新規定是構築中共全面從嚴治黨的兩根「柱子」,六中全會的關鍵在於避免讓兩根「柱子」停留在書面文件制定層面,而應推出讓老百姓認可叫好的「乾貨」和關鍵性舉措,比如中央委員財產公示,解決高級幹部特權問題,形成對中共官員尤其是高級領導幹部的有效監督。這位權威專家同時指出,六中全會的新規定或將成為十九大重要人事佈局的制度門檻,凡不合規的幹部將難以進入未來人事佈局。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楊帆 北京報道
「要回應老百姓的社會期待,六中全會就應作出一些重要選擇,出台一些強硬措施。」汪玉凱說,十八大以來,中共反腐在「打老虎」、「拍蒼蠅」中已積累許多經驗教訓,黨建的問題和病根也看得更加清晰。「這就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不能只停留在制定書面文件上,還要推出一些能讓老百姓認可叫好的『乾貨』和關鍵性舉措,六中全會最好能作出具有震撼性的規定。」
財產公示待落實 官邸制應及高層
所謂震撼性的「乾貨」,這位權威專家建議,可出台規定要求中央委員公開財產,包括公開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國籍情況和財產情況;明確凡是十九大中央委員包括候補委員人選也要進行財產公示;在高層幹部中施行官邸制;解決高級領導幹部的特權等問題。
多年來一直倡導官邸制改革的汪玉凱稱,官邸制雖然已經寫入三中全會決定,目前在省市縣等地方層面實際上已經啟動:這就是普遍建立了流動官員的「流轉房」制度,在遏制地方上「立在馬路邊的腐敗」方面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但是這一制度目前在高層領導幹部中還有待盡快破題,「如果上邊不確立官邸制的話,下面很難建立起真正的官邸制,甚至局部探索還可能會反彈。」
幹部特權需公開 納入制度方有效
汪玉凱認為,「對高級領導幹部的特權問題,社會反應非常強烈,一些副部級幹部退休還配有專車和秘書,高級領導幹部享受到的特權不能是無限的,應該享受什麼待遇,具體到什麼標準,應該公開化和明示化」。這位專家坦言,儘管高層幹部特權問題解決起來比較難,但是從長遠看必須解決,否則公信力很難重塑,中共執政會受到影響。
「如果上述的幾個關鍵點能在本次全會上有所體現,或者能夠納入制度安排,相信具有極大的社會震撼力。這些叫得響的『乾貨』和具體舉措能對中共領導幹部、特別是高層領導幹部形成有效約束,確保中共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和常態化。」汪玉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