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內地 > 正文

除阻力防「左禍」 走出改革困境

2016-10-24

汪玉凱指出,當前全面改革成就不小,但是整體處於膠着狀態的格局並沒有發生改變,要走出改革困境,需要三管齊下:最大限度地排除改革阻力;嚴防「左禍」再起,危害改革;在改革關鍵環節要及早取得實質性突破。

汪玉凱指出,當前「六位一體」的改革取得一定進展,五大發展理念也被社會廣泛接納,但關鍵性改革仍未有實質性突破,主要表現在:改革頭緒多,要求急,沒有足夠的時間落實;政策有碎片化傾向,很難形成強大的整合能力,改革政策難以真正落地,存在空轉風險;地方官員不作為,軟抵抗,有進一步蔓延之勢,缺乏80年代改革的精神氣質;企業的制度交易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市場活力、社會活力有待進一步激活和釋放。

三管齊下防空轉 及早取實質突破

汪玉凱認為,在改革膠着狀態下,中國社會的經濟、社會、信任、政治風險未能得到根本性化解,仍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這位專家強調,只有改革才能化解風險和危機,走出改革困境需要三管齊下:首先要最大限度地排除改革阻力,包括克服既得利益集團阻力和政府自身的阻力。從政府自身來看,最關鍵的阻力有可能來自三個層面:即觀念阻力、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阻力和部門利益的阻力。

其次,要防止意識形態領域「左禍」沉渣再起,危害改革,謹防「寧左勿右」思潮抬頭趨勢,潛在的「姓資姓社」的無形之劍,消減着官員的改革銳氣;

第三,要在改革的關鍵環節上及早取得實質性突破,防止改革空轉。經濟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政府角度尋求突破,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政治體制改革要在制度上突破,比如在以主權在民的民主法治制度,最高權力交替的法定化制度,對公權力有效約束的監督制度這三個方面有所突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