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京今開六中全會聚焦制度反腐

2016-10-24
■六中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議題。圖為山西黨員幹部參觀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展覽。 資料圖片■六中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議題。圖為山西黨員幹部參觀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展覽。 資料圖片

聚焦六中全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葛沖 北京報道)備受矚目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今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此次全會主要有四大議程,將出爐兩份重要文件。屆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全會將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議題,制定《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專家認為,全會將進一步強化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保障,從頂層更好地織密監督約束權力的制度籠子,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深處、細處。

十八屆六中全會今日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此次全會重頭戲之一是研究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議題。著名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昨日在接受鳳凰評論採訪時指出,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就是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科學的權力結構要靠「制度治黨」,而「制度治黨」才能重構政治生態,才能由同體監督轉為異體監督。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成主線

李永忠強調,黨權三分,既有利於「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又能強化監督,發展民主,還能更好地實現全面從嚴治黨。

「三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依法治國,五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中全會的主題是全面從嚴治黨,四次全會的主題構成了『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從戰略目標、戰略舉措到黨的決定的完整過程。」國防大學教授顏曉峰日前指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已成為從黨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召開之前重大決策的主題和主線。

根據議程安排,六中全會將制定《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輿論分析預料,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或將納入準則。

反腐鬥爭離不開黨內監督

此次六中全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將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今年9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黨內監督重點解決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管黨治黨寬鬆軟問題。

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邵景均撰文指出,對於從嚴治黨來說,不論是紀律建設、作風建設,還是反腐敗鬥爭,都離不開有效的黨內監督。當前,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應重點修訂完善黨內監督條例,研究修改行政監察法,健全國家監察組織架構,形成全面覆蓋國家機關及公務員的國家監察體系,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相互配套、相互促進。

修訂法規紥緊制度籠子

據統計,十八大以來,中央出台或修訂的黨內法規達50餘部。新華社昨日報道指,新修訂的黨內監督條例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將進一步紥緊制度籠子,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更為堅實的制度支撐。

此外,除了上述官方已公佈的六中全會的主要議程外,十八屆六中全會或涉另一項內容,即確認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給予中央委員會成員開除黨籍的處分,以及遞補排名靠前的中央候補委員為中央委員。

有輿論分析指出,由於海南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志榮今年8月病逝,以及原遼寧省委書記王珉已被開除黨籍,此次六中全會至少將遞補2位中央委員。現在排名前兩位的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趙憲庚、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咸輝將有望晉級中央委員。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