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 > 正文

跳出框框:去香港化?

2016-10-25

蒙妮卡

人在倫敦,中午經唐人街,吃一碟乾炒牛河,嘆茶時翻翻免費中文報紙,已成指定動作。某報頭版的「獨家」新聞,單看標題,真要大吃一驚。兩行大題如下:《獨家:倫敦唐人街改建去中國化?》。

免費報不專業,讀者不應該苛求。兩大版的報道,一個實習記者搞定,估計寫得很辛苦。是跟進英文報新聞尾,專訪唐人街大業主的發言人,證實擴建計劃細節,將引進更多其他亞洲國家餐飲業,唐人街變得多元化,容納越南菜、泰國菜、韓國菜等等,「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唐人街之一」。明顯是好消息,大標題如果改一改,《唐人街擴建多元發展,大業主否認去中國化》,穩陣得來大家也安心。

倫敦唐人街以廣東菜為主,這是香港的關係。第一代的中餐館老闆都是香港新界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先去荷蘭落腳,再到英國,所以說歐洲中餐,英國荷蘭數一數二,因為大廚都來自香港。

近年情況起變,因為外省華人大增,唐人街上普通話的聲音更加響亮。記得千禧年來到之前,爵祿街忽然湧現一批所謂按摩師,拿一張_開檔,亂按一通,收費五鎊,唐人街變成露天按摩院,中餐館老闆緊張不安,報警求助。時移世易,外來人已被吸收,以前本報駐英辦事處所在的小新港街,有一家北方餐館叫「大躍進」,轉彎角落則有一家「人民公社」,掛毛主席的像,生意都不錯。

經常光顧的老字號旺記也有變化,以前對非我族類食客(沒有貶意)呼呼喝喝的老夥計大概全部告老還鄉,年輕侍應禮貌得多,令熟客感嘆一個時代的消失,幸好應對仍為廣東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