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書若蜉蝣:靜默的意義

2016-11-12

■ 葉輝

詩人及評論家阿當.基舒(Adam Kirsch)早前撰文,探討卜戴倫(Bob Dylan)何以對諾貝爾文學獎反應冷淡,此文題為《卜戴倫靜默的意義》(The Meaning of Bob Dylan's Silence),從抒情民歌《寶貝,那不是我》(It Ain't Me Babe)談起,此曲唱道:「從我的窗邊離開,是快是慢都由你,我不是你要找的人,寶貝,你需要的不是我。」

《寶貝,那不是我》創作於1964年,那年秋天,薩特(Jean-Paul Sartre)公開聲明,他不打算接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作家必須拒絕被塑造成大師--卜戴倫的民歌對一個想像中的情人說話,與薩特所傳達的信息其實異曲同工:如果受眾喜歡真實的「我」,就不要試圖將「我」改變成「非我」。

阿當.基舒在文中寫道:「實際上,卜戴倫比薩特更進一步:他沒有拒絕諾貝爾文學獎,而是壓根不承認它的存在。他沒有發表聲明,甚至沒有給瑞典學院回電話。卜戴倫官方網站上曾短暫出現過有關他獲獎的信息,但接荋N被刪除了--那是否他的授意,沒人知道。瑞典人習慣了獲獎者表現出更大的感恩之情,如今似乎也失去了耐心:瑞典學院的一位成員稱卜戴倫的行為無禮且傲慢。」

薩特為什麼拒絕諾貝爾文學獎呢?他在《存在與虛無》(Being and Nothingness)一書有此說法,「虛假信念」乃本真的反面,世人之所以會有虛假的信念,皆因他們永遠無法像墨水池之為墨水池那樣,單純地成為自己,更確切地說,因為世人本來就是自由的,此所以必須「使自己成為自己的樣子」。

在《存在與虛無》其中一個段落中,薩特以一名咖啡館侍者為例子:此名侍者在做每項工作時,都有點太到位、太熱情,太過虛情假意;他也是人,此時此刻卻扮演茖耵怐漕丹漶A而此一「扮演遊戲」將侍者的身份改變了,使他「成為自己所是的樣子」,就意味茼馱H已然放棄自由了;薩特從而指出,此一「扮演遊戲」要求世人把自我變成一個客體、一種角色,用來給別人看。

薩特一直都認為,世人想要保持自由、保持「真誠信念」(good faith),則需要一直做不受局限的、自由而變化多端的人,也就是真實的樣子,那怕這是一種令人焦慮的生活方式;在1964年,《紐約客》曾發表一篇卜戴倫的人物特寫,其中引用他的話寫道,他「不想再為人們寫歌」,倒是想「依照自己的內心創作」。

阿當.基舒此文是這樣收結的:「成為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意味茪像『人們』定義你是誰,意味茼足陘@個客體和公眾人物,而非自由的個體。諾貝爾獎實際上是虛假信念的終極版本:一小群瑞典評論家冒充上帝的代言人,公眾則假裝諾貝爾獎得主是文學的化身。所有這些偽裝都與真正的文學精神相悖,而真正的文學精神只存在於讀者和作者之間個人層面的交匯之中。」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