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添浚)將軍澳Star Cinema日前舉行了一場「STAR ACADEMY電影本地薑」的座談會,邀請了邵音音、陳家樂和導演羅耀輝3位有份參演《幸運是我》的電影人分享自己的電影創作經歷和對香港本地電影的看法。
香港今時今日的本地電影也許不及上世紀80、90年代般輝煌,但「夠薑」是年輕人最大的本錢。羅耀輝以前當過好幾年編劇,但《幸運是我》是他的導演處女作;30歲的陳家樂雖然已經入行十年,但真正「擔正」做男主角是第一次。另一方面,「薑愈老愈辣」,邵音音入行50多年,兩奪金像獎,樂意將專業傳承,扶助年輕人實現電影夢。兩代人,凝聚勇氣與經驗,為本地電影共同打拚。
羅耀輝透露,他以前當編劇,主要寫愛情小品、動作片和喜劇。但有機會做導演時,卻按自己興趣,選擇了文藝性較濃的社會寫實體材,希望藉電影帶出不同社會議題,喚醒香港觀眾對社會,尤其是邊緣群體的關懷。「開拍文藝題材很困難,很少公司願意投資。但我希望拍一些能觸動人心的電影,而不只是迎合電影公司。」音音姐戲言,羅導演非常「變態」:「新導演一般都選擇拍商業片幫老闆賺錢,為自己爭取下一個工作機會,不會冒險拍文藝片。」言語間流露出對羅導演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欣賞之情。
家樂開竅全靠惠英紅
家樂入行10年,箇中艱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他坦言,做演員表面風光,實質收入微薄,一度想過放棄。「幸好有家人支持,讓我有機會進修,才捱出頭來。」談及自己近日獲頒「華語青年影像論壇新銳男演員獎」,他表示自己受到很大鼓舞,「我在內地的名氣不大,能獲獎證明評委真的認可我的演技。」他續說:「其實接拍《幸運是我》是一種緣分。如果是十年前那個演技生硬的我,肯定演不好。因為這個角色本身是個平凡人,演得太用力會給人浮誇造作之感,但我又要發掘這個角色打動人心的一面。」他還特別感激前輩的提攜,使他獲益良多。「拍《幸運是我》時,一開始和小紅姐(惠英紅)對戲很緊張,雖然把劇本讀得很熟透,但因為她有時喜歡改動劇本,使其變得更生活化,我一時間接不上。有一場戲,拍了2至3個take,導演也收貨,惟獨是她不滿意,親身再示範一次,很少有前輩願意這樣做。前輩對電影的執着和熱忱,反而讓我開竅,放下包袱自然地去演。還記得之前在泰國拍鬼片,小紅姐一演出,我們所有年青演員都會圍着屏幕看,甚至直接向她請教。」
臨近分享會尾聲,羅導演呼籲大家多一點支持香港電影,「有很多年輕導演和演員都很有心,想刷亮香港電影的招牌。」音音姐笑言:「報名金馬獎的新導演就有80多個,如果你們不支持他們,他們揸的士也輪不到更!」最後,羅導演認為多拍一點作者電影會是新導演和香港電影的出路。「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樹大招風》的導演都是作者導演,這類電影有助香港衝出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