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二十四節氣的大智慧

2016-12-10
■二十四節氣圖。作者提供■二十四節氣圖。作者提供

中國申遺又邁出新的一步--11月30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這一刻,被世界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這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說明我們老祖宗的大智慧贏得世界的認可與肯定!

節氣是中國古賢對天體運行規律的細微觀察,是對氣候了解的特殊總結。毋寧說,天南海北的中國人--尤其是生活在鄉村的中國人,都是談虒`氣長大的。小時候,大凡夏夜在院子乘涼,我姥姥就搖茪j蒲扇教我們背誦二十四節氣,還讓我們姊妹比賽誰唸得快、齊、全,於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榖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的誦讀聲此起彼伏響徹小院。媽媽還教我們姊妹學會唱《節氣歌》:「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如今的年輕人大多對「節氣歌」之類不知所云了,他們會熟練使用網絡、微信和「火星文」,對傳統文化卻淡忘了。我昨天問過幾位朋友,結果除一位閨蜜能背出「清明、立春、小雪、大雪」等幾個節氣外,其他人對二十四節氣基本無知,會背「二十四節氣歌」的更無一人,有人竟將「除夕、端午、七夕、中秋」等傳統節日當成「二十四節氣」了!

今天重溫二十四節氣,我依然對古人的大智慧讚歎不已。二十四個節氣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個中蘊含荍畯怉炙認識世界的自然觀、生命觀和哲學觀,每個節氣的背後都含有豐富的農事、水利、習俗、治家乃至養生之道,越想越覺得不簡單、有文化、可敬畏!

二十四節氣起源久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個節氣;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在黃河流域一帶基本確立,它針對中原地區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通過觀察太陽周期運動和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形成特有的體系,對我國農耕文明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二十四節氣的確定具有深厚的科學性、指導性和實踐意義,是中國對全人類的科學貢獻。千百年來它已深深融化在中華民族的血液裡,所以國際氣象界將它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我姐姐曾是下鄉知青,還當過幾年知青隊長,他曾認真向老農學過二十四節氣等方面知識,爛熟於心,至今仍經常冒出「立春一日,水暖三分」、「雷打立春節,驚蟄雨不歇」、「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春分甲子雨綿綿,夏至甲子火燒天」、「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後插秧」、「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榖雨前後,種瓜種豆」、「過了芒種,不可強種」、「夏至見晴天,有雨在秋邊」、「白露過去是秋分,忙過秋收忙秋耕」、「霜降有霜,米榖滿倉」、「小雪雪滿天,來歲定豐年」、「吃了冬至麵,一天長一線」、「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她說:「這些農諺有道理、真管用,在農民眼裡很受用!」

媽媽對二十四節氣的養生意義深有體會。她說,民間有「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之說,說霜降正處於秋冬之交,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時機,每年這時候她都會買來雞、鴨、羊肉和阿膠、人參之類為老人進補,我爺爺、姥爺和姥姥都得享耄耋之年,與此不無關聯。在北方,冬至日一定要吃餃子,南方則會煮元宵,母親說這也有道理,因為冬至接近一年盡頭,天氣變得寒冷,吃上熱騰騰的水餃、湯圓有暖身之功,也含圓滿之意,所以成了千古民俗。

說起二十四節氣,又想起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創建的觀星台--它是我國古代測算曆法的天文設施,也是二十四節氣產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證。作為世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其功能是「晝測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郭守敬通過反覆、精細的實地測驗,測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十四節氣的精確時刻,編制出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

二十四節氣對中華民族社會發展與進步影響巨大,2006年農業部將其申報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文化部啟動二十四節氣申報世遺行動。河南登封承擔了二十四節氣相關申報文本的撰寫工作。當年11月,文化部邀請中央電視台到登封拍攝申遺專題片,攝製組拍攝了登封觀星台、當地小學生背二十四節氣歌、村民敬拜灶王爺和冬至日千人餃子宴等場面,為申遺提供活生生的第一手資料。

「二十四節氣」作為祖國先賢長期實踐經驗、智慧結晶和重要文化遺產,是老祖宗對宇宙和自然認知的總結,是中華傳統「農事曆」及民生實踐重要組成部分。它貼近生活,接地氣,堪稱傳統文化的精華,它不僅指導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對當代人的生活依然不乏借鑒功能。至今在廣大農村,二十四節氣仍擁有最廣泛的實用性和普及率。

此番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令人欣慰。但申遺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以申遺成功為契機,引發人們新的思考,變榮譽為繼續前行的原動力!

首先,要深刻理解二十四節氣的文化內涵,激發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仰,提升國人的道路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其次,要深刻明了古賢尊重自然、敬畏科學、刻苦鑽研的大智慧、大學問,為現代化建設積累見賢思齊的正能量。第三,科學無止境,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賢獨創精神的生動體現,我們理應大大弘揚這種創新精神,並隨荇阞鷓鉦齒蚖P時俱進,為實現中華復興的中國夢再創佳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