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少帥》與西安事變八十載

2016-11-29
■當年就任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時的張學良將軍。 作者提供■當年就任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時的張學良將軍。 作者提供

周軒諾

八十年前的12月12日,中國古都西安城爆發了一宗轟動全球兼改變中國命運的事件,中外歷史學界把該樁事件統稱為「西安事變」(也稱「雙十二事變」),而西安事變的第一男主角毫無疑問非綽號「少帥」的張學良(字漢卿,1901-2001)莫屬。

由內地影視紅星文章、李雪健、宋佳擔綱演出、張黎(代表作有《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辛亥革命》等)當總導演的48集電視劇《少帥》去年12月起陸續在全國各地電視台播映。文章飾演張少帥,宋佳飾演少帥髮妻于鳳至,李雪健飾演少帥軍閥父親張作霖,張歆怡飾演少帥一生摯愛趙一荻。筆者一集不漏地看完此劇,其主題曲《在此刻》尤其動聽。這齣歷史劇描述了少帥頭36年生命中各個重要片段,包括:16歲跟大自己3年的于鳳至完婚。18歲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受訓並結識了戰術教官郭松齡。19歲以炮兵科第一名畢業於講武堂。20歲率軍剿滅黑吉兩省土匪。21歲訪日。22至24歲期間參與兩次直奉戰爭。25歲染上鴉片煙癮;跟起兵倒戈反奉的老師郭松齡兵戎相見。26歲在天津邂逅比自己小11年的趙一荻(趙四小姐)。27歲見證老父下令絞殺李大釗。28歲時父親被刺身亡;擔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通電宣佈「東北易幟」;兼任東北大學校長。29歲下令處決兩名奉系軍政「元老」--楊宇霆和常蔭槐。30歲派東北軍入關參與「中原大戰」;出任國民革命軍陸海空軍副司令。31歲遭逢「九一八事變」。33歲戒毒、赴意大利考察半年。35歲就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36歲聯手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少帥》內的張學良調皮、風流、重義氣、會開汽車、開飛機、愛打網球及高球、常跟父親對虓F、師從張伯苓、重用郭松齡、仰慕周恩來、始終效忠蔣介石(1936年聖誕節釋放蔣氏後,明知有可能被蔣秋後算賬,仍親自送對方回金陵),根據四川籍學者傅虹霖博士著的《張學良與西安事變》,以上這些大致上都符合正史所載。論外表,演員比真人帥,尤其少帥本人天生一對「蝌蚪眼」。論脾氣,演員演得有點過火過激過躁。論對抗日救國的態度,演員的表現跟文獻描述的差不多--都是屢次為停止內戰、聯共抗日這事而跟蔣鬧得面紅耳赤、幾乎反目。

猶記得當年唸書時,中史科潘老師特別花時間跟我們介紹張學良這位大人物,講他與趙四小姐的故事;講皇姑屯事件後他執意東北易幟;講瀋陽事變後他淪為「不抵抗將軍」;講他兵諫蔣介石時,蔣慌張得把假牙遺留在華清池;講他與周恩來惺惺相惜;講他有生之年都不會回東北老家;講他一生只幹了一件事(西安事變)就足以讓歷史記住......從此少帥之傳奇形象就深深地烙印在筆者腦海裡。

一提起張學良,很多人馬上便聯想到西安事變,西安事變彷彿是張學良的代名詞。而西安事變確實對中國產生了十分巨大之影響,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是西安事變;逼蔣介石放棄先安內後攘外、令各政治軍事派系同仇敵愾共赴國難的,也是西安事變;造就中國共產黨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讓中共絕處逢生,甚至促成其奮鬥目標和革命事業成功的,都是西安事變。可以這樣說,沒有張漢卿及西安事變,中國歷史肯定會改寫,因為以蔣氏的固執與一意孤行,其「抗日必先剿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的內戰政策務必貫徹施行,全面抗日遙遙無期,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的日本軍國主義者又豈會不趁國共兩黨自相殘殺而肆無忌憚地侵略中華?只差在日寇會採用逐步蠶食抑或長驅直入哪種方式而已。果真如此,那宋美齡日後還有沒有機會在美利堅國會上作一番慷慨激昂的發言還是未知之數,更遑論什麼平型關戰役、什麼「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

孔夫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可少帥兵諫蔣介石這種「小不忍」行為,卻是於國於民大有裨益!是以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歷史之餘,亦改變了中國人的命運!

在西安事變80年後的今天,筆者認為其對國人之最大意義依然是「愛國」二字。80年前,張學良因國仇家恨而發動西安事變,無疑,家恨(張老帥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車站三孔橋被日本人刺殺)是促使張氏導演這齣驚天動地大戲的一個因素,但更關鍵原因乃國仇。他自小見證父親採取江湖及武力手段一步步攀上「東北王」之路,對殺人如麻的戰爭早已厭倦,兩次直奉戰爭也令張身心俱疲,加上受恩師郭松齡的國家觀念思想感化,統治東北後遂有東北易幟之舉,然而「九一八事變」帶來的東三省淪陷和「不抵抗將軍」污名成為了少帥內心的一條刺(時任廣西大學校長馬君武曾以《哀瀋陽》詩「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酮X鄉是英雄塚,哪管東師入瀋陽。」嘲諷之),凡此俱令他痛定思痛,以國家為重,對東洋侵略者恨之入骨,極不願再看到因中國人打中國人而消耗掉國防力量的局面出現,故此張氏發動西安事變、通電全國發表八項和平救國主張,並非為了他自己,而是源自其愛國心。「少帥要求抗日,要求與共產黨合作不是出於個人私利,而是出自愛國的動機。因此,張學良改變了自己的軍閥本性,由一個封建諸侯變成一位愛國的民族主義英雄,由一位貪得無厭的軍閥變成為民為國的鬥士。」(見傅虹霖著:《張學良與西安事變》,P.339)

不管是東北易幟還是西安事變,都是維護國家主權、統一以及領土完整的表現,所以少帥無庸置疑是一個愛國的中國人。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每個人的才能、身份各不相同,亦不是任何人都能像張少帥般能幹出驚天地泣鬼神之大事,但只要擁有少帥那份熱愛家國、心念同胞的「愛國精神」,便配得上當一名中國人。相反某些整天嚷茩n「什麼獨什麼獨」、以「支那」來侮辱祖宗、用粗口來蔑視國家的數典忘祖之流,在頂天立地兼光明磊落的張學良面前,豈不汗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