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絲
君王時代,身居深宮的皇帝對外界信息缺乏足夠的了解,耳目蔽聰塞明,在需要作出決策性判斷的時候,一些獲得信任的大臣提出的觀點和建議,會起到很具決定性的作用。而這種不是根基於「法」的人治模式,若是遇到擅以讒言毀謗他人的奸臣,對朝政的損害,是非常大的。
北宋時,王欽若官歷太宗、真宗、仁宗三朝,他為人陰險狡猾,行事兩面三刀,對上花言巧語迎合,對同僚和下屬則暗地毀謗排擠,即使經常與他打交道的人都往往識不破他的詭計,中了他的圈套。
真宗朝,宰相寇準敦促宋真宗親征,挫敗了遼國軍隊的進攻,並策劃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真宗因此非常信任寇準。而主和的王欽若,在遼軍大兵壓境之初,曾建議真宗遷都南京,他見寇準立功得勢,非常嫉妒。有一天上朝,寇準奏完事情就走了,真宗目送寇準遠去,王欽若問真宗:「陛下敬重寇準,是覺得他為國家立下了大功嗎?」真宗答是。王欽若又問:「澶淵之盟,陛下不以為恥,反而認為寇準為國家立下了功勞,這又是為什麼?」真宗愕然問原因。王欽若說:「城下之盟,自古以來就是恥辱,《春秋》中有茤確的說法。澶淵之盟就是城下之盟。陛下以萬貴之體親征,卻簽訂了城下之盟,這不是恥辱是什麼?」真宗的耳根子軟,聽了頓時臉露不愉之色。
王欽若見自己的話起到了作用,又趁熱打鐵說:「陛下聽說過賭錢吧?賭錢的人在把錢輸光之前,往往會傾盡所有賭一把,叫做孤注一擲。陛下,寇準就是把您當成了賭最後一把的孤注啊,而您卻沒意識到危險。」真宗聽信了王欽若的讒言,由此疏遠了寇準,並罷免了他的宰相之職。
真宗想要冊立妃子劉氏為皇后,詢問一眾大臣的意見。參知政事(副宰相)趙安仁明確反對,認為劉氏出身寒微,無法母儀天下,比不上出身於相門的沈德妃合適。真宗雖然很不高興,但也不好發作。這一切,都被善於察言觀色的王欽若看在了眼裡。某日,真宗和王欽若閒聊,問他認為本朝大臣誰最忠厚。王欽若早就想要擠掉趙安仁,見此機會,就假惺惺地誇獎道:「照我看,沒有誰能比得上趙安仁了。」真宗問理由。王欽若說:「趙安仁是故去了的老宰相沈義倫一手提拔起來的,至今他仍然念念不忘舊情,常對人說起要報答老宰相的知遇之恩。」真宗頓時默不作聲,想起趙安仁反對立劉氏,堅持立沈義倫的女兒沈德妃為皇后的事情,以為他是有意徇私。第二天,趙安仁就被罷了官。
翰林學士李宗諤以文才著名,很受宰相王旦的賞識,想要推薦他做參知政事。王旦來徵求王欽若的意見,王欽若說:「很好啊,李學士有這樣的才能。」王旦不疑有他,就說:「那我就寫奏章向皇上舉薦了。」
李宗諤家裡窮,做官的俸祿還不夠娶妻,他操辦婚事的時候,王旦前前後後資助了他不少,大概有一千串錢左右。王欽若暗中得知了此事。依照慣例,誰被選中做了參知政事,就能得到價值三千串錢的賞賜。於是,王欽若向宋真宗打小報告說:「李宗諤欠了王旦的許多錢,無法償還,王旦想推薦李宗諤來做參知政事,到時得了賞賜,就可以把錢償還給他。他這樣做完全是出於私心,並非是想為國家舉薦賢才。」第二天,真宗果然見王旦上奏章舉薦李宗諤做參知政事,頓時大發脾氣,將奏章丟擲在地上,不予批准。滿頭霧水的王旦還不知道真宗究竟是為了什麼生氣。
《舊唐書》曰:「周、隋之季,忠臣結舌,一言喪邦,諒足深誡。」總結北周和隋朝的衰滅敗亡,認為就是當時直言得不到採納,敢於犯顏諫諍、能進忠言的大臣都有口難言,朝廷變成了一兩個人說話的地方,最終使政體淪亡。但幸運的是,到了仁宗朝,王欽若的狡譎也被人逐步識破,遂被宋仁宗遠離。時人將王欽若、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珪這五個奸詐刁滑的小人,稱之為「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