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夢想嗎?你覺得自己窮嗎?每個人都可以追尋自己的夢想。對於「夢想」一詞,有人歡喜,有人愁,是否真的只能「成功靠父幹」?近年多了年輕人創立自己的品牌,成就夢想;但同一時間我們卻聽到不少年輕人抱怨生活艱難。既然夢想難以實現,何不活在當下?
筆者在帶領中學的理財模擬社會遊戲時,見過低學歷、低收入的角色最終都能夠成功實現夢想,反之扮演高學歷、高收入的同學最終卻未必能夠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答案在於理想 / 夢想跟我們的財務目標掛勾,能否訂立個人的財務目標及執行財務規劃,對達成目標尤其重要。你有沒有從日常的理財習慣做起?
另一方面,農曆新年剛過,大家都應該會手執一年一度的「花紅」-利是錢。你會用來做什麼?買期待已久的電子用品?演唱會門票?韓星商品?還是儲起來將來讀書或旅行?
筆者經常聽到年輕人收到零用錢或利是錢後,大部分只有兩個選擇,要不是有幾多用幾多,就是全數將它儲起。做人要有夢想,而實現夢想就要由定立目標和理財開始。達成目標,不一定只能節衣縮食;人生只顧儲蓄,犧牲許多生活需要,放棄個人興趣,又叫人生太乏味。筆者想跟你分享如何善用你的利是錢和零用錢邁向目標,而同一時間能平衡你的生活需要。
財分三份 平衡生活
實踐財務目標不代表要放棄所有社交生活,若對自己過分苛刻,不能平衡生活需要,反而很容易便會放棄。只要懂得「財分三份」,按目標及需要分配你的零用錢及利是錢,儲蓄之餘,也可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財分三份」的「三份」分別為儲蓄、消費及分享。
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扣除每月消費,將餘下的才儲起來,通常你會發現餘下的金錢寥寥可數,甚至經常不夠錢用。「先儲蓄,後消費」才可以真正達至儲蓄目標。你可以按自己的財務目標來決定儲蓄的金額,但切記儲蓄金額必須為合理的金額,否則到了最後要動用儲蓄來花費,儲蓄不成,反而超支。
合理分配 了解開支
消費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支出及其他消遣開支,我們計劃儲蓄及消費時,必須先預留所有必然的開支(如交通費、午餐及購買文具的費用),然後再撥出部分金錢作消遣及娛樂。所以要做到合理的分配儲蓄和消費,必需先要了解自己的基本開支和需要。
分享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捐獻金錢、物品或平等分享等。為什麼要分享?我們有需要,社會上其實也有很多比我們更有需要的人,我們實踐目標的同時,也可以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為社會上增添一份溫暖。
夢想不一定是遙不可及。只要你願意努力,由理財開始,一步一步向着目標邁進,夢想其實可以很近。新一年新開始,是時候訂立目標,向自己的夢想踏前一步吧。
■黃靜欣姑娘 香港家庭福利會 註冊社工
查詢電話: 3950 1907
歡迎瀏覽:http://www.hkfw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