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鵬飛
這一屆中央政府,最愛誇獎記者的中國部長,應該非外交部長王毅莫屬。自從他升任部長,從2014年起,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他都有一場專門的記者會。很巧,連續四年來,他的記者會都安排在3月8日。除了每次開場白,對所有的記者表示感謝之外,他無一例外會對所有女記者表達節日祝福。
我也已經連續四次參加了他的記者會,今年的記者會上,他在回答全場21個問題時,現場就表揚提問記者多達9次。而且每次的表揚角度都不同,都讓提問者十分受用。譬如,新華社記者問「一帶一路」論壇的具體情況時,他回答時第一句話就是:「這是一個好問題,恰好是我第一個想回答的問題。」譬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記者,拋出了中美關係的問題之後,他脫口便說:「這是一個大家都關心的重要問題。」當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記者,再度拋出事關中美關係的敏感問題時,他回答說:「你剛才提的問題角度很多。」
王外長不僅善於對記者提出的問題給予讚賞,他也會利用這個機會,對記者所在的媒體示好。譬如,中國國際電視台記者提問之後,王毅不着急回答問題,而是很誠懇地對提問的記者說:「我幾乎每天都看你們的節目,我希望國際電視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能夠取得更快和更好的發展。」再譬如,當澎湃新聞的記者問中國外交如何適應新媒體時,他馬上就給澎湃新聞送上一頂「高帽子」,稱對方是網絡媒體的代表。緊接着,他又開始趁機表揚了外交部自己的官微「外交小靈通」,說已經擁有了1,200多萬「通心粉」,而且外交部以及駐外使領館開通了130多個新媒體賬戶,其中就包括人氣很高的「領事直通車」微信平台。
遇到有外國記者用中文提問,王外長就會直接表揚對方的中文說得很好。不過,誇獎歸誇獎,話鋒卻依舊犀利。譬如,他剛誇獎了韓國記者中文說得好,歡迎更多韓國年輕人來中國學習中文。並語態誠摯地說,今年是中韓建交25周年,中方珍惜25年來兩國人民共同努力得來的這份成果,但是「目前影響中韓關係的最大問題,就是美韓執意要在韓國部署充滿爭議的『薩德』反導系統。奉勸韓國國內某些勢力不要再一意孤行,否則結果只能是損人又害己。中方敦促韓方懸崖勒馬、終止部署,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愈走愈遠。」
前總理周恩來有個觀點,外交無小事。外交官尤其是一國外長的言行舉止,更是事關國家對外立場和形象。中國官方一向組織紀律嚴明,通過對政要個人細微行為的觀察,解讀重大事件和政策變化,常常是外媒分析中國慣用的切入角度。雖然,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記者會,對於要獲取更多精彩訊息的各國記者,和在電視機前看直播的觀眾來說,更為刺激和過癮,但提出的問題總是被政要懟得體無完膚,總歸不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
王外長在嚴格執行國家對外大政方針的同時,頻頻在對外直播的記者會上誇獎記者,既展示出個人平和儒雅作風,又將中國對外廣泛示好的態度悉數釋出,值得讚賞。畢竟,讚美別人就是成全自己。
我粗粗盤點了一下,從2014年迄今為止的4場記者會上,王毅總共回答了中外記者73個問題,借問題表揚記者就多達22次。看來,最愛表揚記者的中國部長這一稱號,他實至名歸。